开发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5.2万户

本报讯 (记者 岳耀军) 6月19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聊城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赵鹏介绍,开发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已达到5.2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8%。

赵鹏介绍,开发区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优势,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开展干部助企远航行动,拿出“真金白银”,重点用于支持民营经济“优质中小企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兑现奖补。2022年,开发区民营经济税收收入占全区税收收入的八成,为社会提供了90%以上的就业岗位;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2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8%,呈现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

开发区聚焦基础扎实、优势明显、潜力较大的产业,明确重点梯度培育对象,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梳理企业政策诉求,结合现有政策进行“点对点”指导,助力企业对症破题、加快发展。目前,开发区80%以上的研发经费来自民营企业,90%的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在民营企业。开发区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构建钢管产业物流、信息、研发、公共检测、能源检测等专业服务平台,支撑钢管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效化发展。

“下一步,开发区将聚焦重点产业链,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区’战略,鼓励中小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增强入库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通过全面实施梯度培育、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链强链补链、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等方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全区企业走‘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之路。”赵鹏说。

2023-06-2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3198.html 1 开发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5.2万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