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易办”,更好办
——临清市持续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我们是外地企业,对于本地的政策和业务流程不太了解,多亏了临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的贴心指导。”6月28日,提起前不久的经历,山东德勤招标评估造价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玉平非常感慨。
今年5月,德勤招标向临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交了山东鲁西国际内陆港建设项目的项目注册及发布招标公告的申请。了解到张玉平不了解相关程序后,临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积极靠上服务,对张玉平进行了手把手指导,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申请提交和审核。“从业务到技术,他们都悉心指导,让我非常感动。”张玉平说。
张玉平的经历,是临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打造“清易办”服务品牌、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的缩影之一。“清”取临清的清,又有“清廉、清新”之意,还代表“亲清”政商关系;“易”取公共资源交易的易,又有“简易、轻易”和“全心全意”之意。
围绕打造“清易办”服务品牌,临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措并举,全心全意为各交易主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全力打造高效的招标投标营商环境。
“四零五一”体系是“清易办”服务品牌的重要内容之一。“四零”,即交易“零跑腿”、服务“零距离”、全程“零见面”、费用“零成本”;“五一”则是指一个平台、一网覆盖、一锁通行、一专多能、一次办好。以此为导向,临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上下足了功夫。
松林镇路域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需紧急完成招投标工作,但是当时招投标场地已经约满。代理公司说明原因后,临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针对此项目进行加场延时服务,也就是在其他项目完成评标评审后,再让此项目进场评审。今年以来,临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进场交易中,50%的场次享受了延时服务。
临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省内率先取消政府采购项目保证金,全面推广应用电子保函,最大限度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提供交易场地免费使用、免费打印复印、招标文件免费下载等服务。此项政策每年向各类市场交易主体释放红利上千万元,为企业破枷清障、铺路搭桥,使市场主体轻装上路。
临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着力将“清易办”服务品牌擦得更亮,打造公共资源交易“1+N”见证模式。“1+N”见证模式,是聚焦项目交易服务“一”个全生命周期,采取“物防、技防、人防、心防”等“N”种举措织牢织密风险防控网的多维度监督体系。在此基础上,多角度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监督管理,倒逼代理机构提高从业人员廉政素养和执业水平,共同打造公平公正、高效廉洁的公共资源交易生态。
临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始终立足于“清易办”的品牌宗旨,以营造一流招标投标营商环境、打造服务型交易平台为发展目标,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效,努力构建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着力提升市场各方交易主体满意度、获得感。
“清易办”,高效的服务带来高质量的业绩。今年上半年,临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进场交易162场,预算金额114339.63万元,成交金额109058.63万元,节约金额4930.34万元,节支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