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 沈欣欣 刘杰
寒冬时节,走进绿水环绕、风景宜人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东阿县铜城街道,整洁有序的道路,具有民族团结进步元素的墙体宣传画错落有致,街头巷尾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氛围令人印象深刻。
“每逢重要节庆活动或是社区建设的共商共议事项,社区工作人员都会热情邀请我们一家人参与,帮助我们和谐地融入了本地生活!”1月10日,在东阿县新城街道阿胶社区兰州拉面馆,来自新疆的柳先生对当地促进民族团结的举措赞不绝口。
民族团结第一课、座谈会、文艺演出、曲艺交流……以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为突破口,新城街道不断完善民族团结共建机制,搭建起多维活动载体,为各民族群众的鱼水交融夯实了基础,厚植各民族群众的深厚感情。
“平时,我们遇到问题及时反映,街道干部有求必应,温暖的服务让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柳先生告诉记者。
为了解决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难题,新城街道推出“点对点”专人帮包的共同富裕实招,为辖区6家从事特色餐饮的11名少数民族从业人员在生活生产上纾难解困。该街道开展覆盖社区、村庄、企业、学校的全方位法律法规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各民族群众在精神情趣上同频共振,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
该街道宣传部门深入一线,挖掘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用一个个“微故事”影响和带动各民族群众共同唱响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讲出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
“在过去一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格外注重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使街道广大党员群众更加深刻理解和认识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意义、时代意义和现实考量。”新城街道统战委员李波表示。
据统计,2021年,新城街道党工委组织街道各级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先后开展各类民族宗教政策培训会、语言互学会、风俗交流会15场,覆盖逾千人,构筑起街道各民族同胞互帮、互学、团结和谐的“连心桥”,有力推动了辖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