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念的香包
■ 陶鹏
临近端午,大街小巷的商铺摆满各种各样的香包,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节日的气氛悄然而至。精心挑选一个,香气扑鼻,不由想起儿时奶奶做的香包。
小时候的我爱生病,春夏相交的时节更是容易招蚊虫、长毒疮,全家人都精心呵护着我,每当临近端午就早早准备“扫毒”事宜。但对我而言,那时并不知道端午的来历,也不清楚什么习俗,只知它是过年之后最开心、最喜欢的节日,学校会放假,爸妈会买新衣,家里会包粽子,更重要的是,奶奶要做香包。
节前两三天,奶奶就开始准备了,到卫生所花几毛钱买一些雄黄、香料、艾叶粉。我总是跟着她,回来时便给我买几颗糖,一边往回走,我一边问奶奶雄黄是什么,香料和艾叶粉做什么用。奶奶就会说,天气热了,虫子多了,你喜欢坐地上,有了这些香料包,虫子就会远远地避开你。年幼的我眼中充满了惊奇。
回到家,奶奶就端出自己的工具篮,把平时准备的碎花布、红布拿出来,开始做香包。她戴上老花镜,拿出一把古董般的剪刀,将布剪开,捏在手里,将雄黄和香料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再一针一针地缝上,东折一下,西缝一下,不一会儿,一个小小的棉骨朵一样的香包就做好了。奶奶虽然上了年纪,但做起事来却非常灵巧,一个下午就可以做十多个香包,除了给家人,多的就让我拿去送给邻居和伙伴。
我喜欢带着奶奶缝制的香包,在村子里一边喊一边跑,那香气被风一吹,飘散在空气中,顺着别人家的门和窗往里钻,像一个个长了手的魔法师,将藏在屋子里的小伙伴都吸引了出来。我在前面跑,小伙伴们就在后面追,一会儿就拉起了一支大队伍,像一条蜈蚣风筝,在村子里飘来飘去。
伙伴们充满期待与羡慕的眼神,像一束束耀眼的光芒,在我心底闪闪发亮,香包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自豪。我将伙伴们带回家,像体育老师一样,在大门口将队列排得整整齐齐,大家都静静地等待着香包,就像一群恭顺的小侍卫,敬候着皇太后的赏赐一般。
奶奶坐在门口,一边给大家讲端午缅怀先祖的故事,一边熟练地剪布、装香料、缝合。伙伴们一个一个上前,伸出双手小心翼翼接过奶奶缝制的香包,随后便是雀跃狂欢,大家将香包高高地举起,在空中舞动起来,整个院子就成了香气的海洋,奶奶的脸上绽开如花的笑容。
我举起手中的香包,在空中轻轻舞动,香气一缕缕溢出来,思念像河水一样缓缓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