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小年轻学会“老土话”

■ 本报记者 苑莘

“这次下乡调研,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会了好些‘老土话’。掌握了这些词后,和群众沟通起来,距离感少多了。”7月17日,莘县县委组织部干部、莘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课题调研组成员赵敬雷说。

虽然年轻,但赵敬雷却是个“老调研”了。“以前去基层调研,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说啥,我们就记录啥。回去整理一下大家反映的问题建议,就能拿出一篇不错的调研报告。这次去调研就不一样了,我们不仅要记录,还要跟群众一起劳动。”赵敬雷说。

农活可以干不好,但是得知道该咋干;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了解来龙去脉;和群众聊天,得知道他们关心啥……调研组下乡前,专门预习了“功课”,这让参与调研活动的年轻人充满了新鲜感。“和群众聊天是一门学问,这次调研学到了不少。”赵敬雷说。

莘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课题调研组成员们在调研活动中的表现赢得了村民的好评。“县调研组到我们村开展调研,白天到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晚上和党员群众深入座谈,为我们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想办法、出思路,既接地气,又有实效!”莘县古城镇三里营村党支部书记于传仓感慨地说。

为增强县级部门工作指导的精准性,实现制度设计和基层实践的“双向奔赴”,莘县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农业农村、民政等涉农部门负责同志,每周拿出一天时间,选择一个镇街或一个村庄进行调研,与农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切实将村庄情况和群众想法摸实摸透。今年以来,共深入调研村庄28个,指导22个村庄修订完善了发展规划,规范提升村级合作社17个,20个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10万元。

莘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冯朝献告诉记者,该县将按照“对接上级关注点、紧扣工作重难点、突破面上薄弱点”的思路,常态化开展“沉浸式”微调研行动,真正把调研行动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直通车”、调查研究的“主阵地”、改进作风的“检验场”,以实际行动推动农村党建重点任务落实落细。

2023-07-1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5158.html 1 小年轻学会“老土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