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小菜园扮靓“方寸地”

■ 本报通讯员 高梅

“房前一亩三分地,种瓜种豆烟火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范村民房前屋后的小菜园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漫步在东阿县高集镇潘庄村,房前屋后的各式小菜园格外显眼——青砖砌的花墙整齐有序,园内蔬菜长势喜人,与农村田园风貌交相呼应,既便民又美观。

“小菜园”工程是潘庄村探索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深化乡村治理的一次尝试。近年来,潘庄村通过村党支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启动了庭院美化行动,在村内建成各类独具特色的小菜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净化美化村容村貌,增进邻里和睦关系,构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实施‘小菜园’工程以前,我们村里闲置宅基地、空地等无人管护,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群众房前屋后私拉围挡、鸡鸭散养、杂物乱堆。”潘庄网格村党支部书记王立新说,过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靠村干部加强监督维系,容易出现反弹,环境整治效果差。

大问题靠发展、小问题用心办。为变“堵”为“疏”,潘庄村组织群众代表集思广益,聚焦群众需求,以打造便民小菜园为切入点,梳理摸排全村范围内的空闲宅基地和农户房前屋后空地,逐一标注区域和面积,突出实用性,兼顾庭院美学,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采取党员示范领干、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集中平整土地,种上蔬菜或花卉,打造各类小菜园56个,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如今,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小菜园,大家都自觉将鸡鸭关进圈、杂物搬进仓,不仅环境变美,摘菜做饭更方便,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村里实施“小菜园”工程后,独居老人王立运房前屋后也与邻居家连片被打造成菜园,种满各种时令蔬菜,他可以自由采摘,邻居们摘菜时也会主动送给他一些,现在,他逢人便夸“小菜园”工程好。

小菜园采取群众自愿原则,统筹考虑鳏寡孤独户、房屋相邻情况等,就近抱团打造,划归农户使用管护。建立党员联户包片机制,将8至12户划分为一个片区,每块片区由1户党员户带头,加强菜园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互相分享菜园果实,并将菜园管护情况、菜园周边卫生、庭院美化效果等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加分内容,引导群众树立菜园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意识,确保菜园季季有新菜,邻里能共享,四季不同景,实现“便民菜园”“景观菜园”“共享菜园”三效合一。

“小菜园收获之后,群众相互串门,随手都会带上时蔬作为礼物。”王立新介绍,现在的潘庄村,环境美,人心齐,邻里之间矛盾也没有了,村民干事的劲头也更足了。

2023-07-1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5161.html 1 小菜园扮靓“方寸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