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 杨映锴
身在城市中,人在光阴里。
早晨醒来,我与照进房间的暖阳撞了个满怀,微风吹动着淡蓝色的窗帘,光影可爱。走出门,宿管阿姨用温柔的声音告诉我:“小杨,现在又到了暑假,2023年已经过了一半了。”我轻声应着,是的,四季更迭,时光流走,我们蹚过时间的河,踏上了下半年的旅途。
这个暑假,我原本打算回老家看看母亲,离家许久未见一面,十分想念她,但因为学业和实习之需,我无法离开北京,于是趁着周末在宿舍里休息。我拿出柜子里母亲采摘的茶叶,泡在水中,默默地看着茶叶舒展、飘飞,故乡的味道涌上心头。
午饭时,母亲打来视频电话,她在视频那头喜笑颜开,正和外婆在一张桌子上吃午饭。“你瞧瞧我们都吃的啥?看,这一盘黄灿灿的你猜是什么好吃的?”母亲将手机镜头对着桌上的饭菜,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几分炫耀,似乎我错过了大餐。我佯装特别好奇,让母亲快快公布答案。“是驴打滚啦,炸得特别酥,滚上点白糖,甜滋滋,可香啦!可惜你今天没有这个口福了,要么,你张开嘴,我夹一块给你尝尝?”母亲说着,用筷子夹了一只圆子在镜头前晃了又晃,我配合着张嘴“咬”了一口,点头说真好吃,接着便听到了母亲和外婆爽朗的笑声。
家里只有母亲和外婆两个人在吃饭,她们围绕着小方桌,小方桌上是一盘驴打滚、一盘清蒸鱼,还有一碗白菜汤,只是那么寻常的吃食,那么朴素的两位妇人,却让身在繁华城市的我十分羡慕。我羡慕她们在闲淡的日子里,可以生出烟火气的温暖,羡慕她们笑得很畅快、毫不遮掩,羡慕她们坦然地面对老去的容颜,互相打趣的状态……她们在这个夏日悠长的日子里,把简单的幸福传递得很远很远,让我的心雀跃着、温暖着,留下了久久不会忘却的美好。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我的脑海里忽然想起了汪曾祺先生的话。我想象着夏日的夜晚,家人们闲坐在屋子里,他们或喝着茶,或嗑着瓜子,或偷得浮生半日闲,捧着手聊天。聊什么呢?想必会说到孩子的学业,说到门前的小河,说到自家田里的稻谷,说到越来越近的“丰收日”……屋里是白色的灯光,照亮家人们谈笑的面颊,屋外是皎洁的月光,映照着远方的小径,暖风在村庄里来回穿梭,家猫蜷着身子在脚边安睡,一切都是那么平和,让人觉得岁月静好。
在外的日子久了,人往往会想家,想念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所谓的“坚强”在回到家后是多么不堪一击。前些日子,朋友生活受挫,内心虽然已经百孔千疮,但仍然和我们说着“没关系,不用担心”,可当他回家的时候,只是远远地看见了家门,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她说,原来家真的是我们的港湾,是治愈我们的地方,看见家人熟悉的面孔,我们会自然地卸下伪装,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样貌。
我想,每一位在城市漂泊的人都会在夜深人静时想念家乡,思念着家人,哪怕是和家人闲坐着,我们也会觉得生活可爱,人间值得。希望我们所有人都有家可回,有爱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