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看见”安全感
——从六个关键字看莘县“夏季行动”亮点
■ 本报记者 赵艳君
先来看一组数据。
6月25日“夏季行动”开展以来,莘县公安局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9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12人;查处行政案件204起,治安处罚281人;打掉盗窃团伙3个,抓获在逃人员31名。
“6月25日至9月30日,莘县公安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全警全力、靶向施策、纵深推进,36项专项行动取得实效。6月份以来,全县警情接报数、立案数较2022年同期分别下降6.3%、9.1%。”8月28日,莘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王庆昌说。莘县公安突出“快、打、防、管、治、宣”六个关键字,强势推进“夏季行动”走深走实,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努力让辖区群众感到安全触手可及、就在身边。
一个“快”字,吹响行动“集结号”。莘县公安局第一时间将工作目标细化、量化,对任务逐一定人、定岗、定责,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建立局领导分片包干、多警种捆绑作战、督导组常态访查、定期考核通报机制,确保各项措施不走过场、落到实处。
一个“打”字,发起行动“攻坚战”。莘县公安局紧盯带有夏季治安特点的打架斗殴、故意伤害、滋事闹事等警情,做到即案即办、快处快办、深挖深打,严防“小案件”造成“大影响”;启动多警种追逃联动机制,全力开展追逃攻坚。8月11日,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二次集中统一行动当晚,抓获在逃人员6名;破获多发性侵财案件98起,7月25日,举行退赃大会,将价值750余万元的赃款赃物返还给受害群众;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37人,破案23起,同时,采取异地用警、交叉打击等措施,对黄赌违法犯罪,集中收网。
一个“防”字,织密城乡“防护网”。结合夏季治安特点,莘县公安局划设了39处重点巡区,采取定点值守、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无缝隙巡逻,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充分发挥跨区域警务协作机制的作用,边界派出所主动与河南、河北接壤派出所开展联合行动,有力保障了边界平安稳定。行动以来,边界区域发案率同比下降12.6%;依托24小时城区视频巡查防控中心,加大视频巡查力度;科学设置治安防控点,切实守护好县城“烟火气”。6月份以来,全县滋事类案件较2022年同比下降15.9%。
一个“管”字,打好安全“组合拳”。莘县公安局对全县3家燃气站、89家加油站、12家寄递物流、28家涉易制爆危化品企业进行了4轮次的排查,确保“不打响、不炸响、不流失”;对全县208家小旅馆、24家网吧等“九小场所”开展多轮次的清查行动,发现整改安全隐患68处,实现有序管控,隐患清零;对全县106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单位、其他关联化工医药类企业的易制毒物品设备逐一登记,签订责任状、承诺书。
一个“治”字,拧紧风险“安全阀”。莘县公安局紧盯各类矛盾纠纷及风险隐患,严密排查化解,及时整改整治,确保消除在萌芽、防患于未然,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6月份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200余起,化解率达98.7%;持续推进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6月份以来,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环比下降8.1%,较大事故“零发生”。
一个“宣”字,提升行动“影响力”。莘县公安局在全县范围深入开展立体式、全覆盖宣传,宣传“夏季行动”战果成效,组织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发放“反电诈 防盗抢”宣传资料,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专项行动,全力营造全民参与“夏季行动”的良好社会氛围;组织民警、辅警和“聊城二哥”等社会力量,深入村居、社区、行业场所等,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开展防电诈宣传,引导群众了解诈骗套路和反诈小知识,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