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以“亮剑”精神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茌平区杜郎口中学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纪实

晨思会上,张代英校长给高二年级学生讲励志故事

社团活动中,张代英校长与八年级学生一起做游戏

学生进行英语文本展示

■ 尹腾淑 商龙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文化底蕴厚重的茌平,有一处书香之地。浓郁的文化气息,舒适的育人环境,吸引一批又一批学子走进这里,绽放青春、放飞梦想。这就是茌平区杜郎口中学。

“我希望学习是一件让学生感到快乐的事情,推动他们幸福成长。”提起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杜郎口教育集团总校长、杜郎口中学校长张代英眼神真挚而坚定。一项项光环,昭示着教育辉煌;一项项荣誉,浸透着全体教职工的汗水。

近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质量、特色和队伍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山东省全环境育人规范校、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基地、全国巾帼文明岗,杜郎口高中被评为茌平区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初高中均入选齐鲁师范学院基础教育联盟学校。

改革驱动,成就教学品质

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是教育发展不变的主题,也是杜郎口中学“利剑”锋芒常在的秘诀。

25年前,杜郎口中学课堂睡觉的现象非常普遍,为走出课堂教学困境,老校长崔其升带领张代英等老师深入展开调研,发现学生在日复一日的知识灌输下失去了主动思考的兴趣,亟须改变教学模式,课堂改革随之拉开帷幕。从关注教师“教得如何”到重视学生“学习效果”,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被激发。

撤掉讲台,缩短师生“距离”。讲台是教室的标配之一,可以使教师的一言一行更具威慑力,而这种威慑力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杜郎口中学敢于打破传统,撤掉讲台,为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弯下身子和学生互动,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合作者、引导者,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理分组,紧密生生关系。科学、合理地为学生排座位,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积极性。杜郎口中学改变了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采用了分组模式,每个班有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8名学生。学校形象地将这种方式描述为“圆桌会议”,平等、对话的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

五面黑板,提升学习效率。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5块黑板,分布在教室内4个墙面及教室外走廊。宽大的黑板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秘密武器”,每个学生都有一块长1.8米、宽0.8米的“自留地”,他们每节课都有两三次展示的机会,包括预习成果、课堂知识梳理、达标检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还有助于教师精准把握学情,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近年来,杜郎口中学通过学生成长银行、积分超市等创新举措推动了教学评一致性、学生综合素养评定的落实与发展。2022年底,杜郎口中学入选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基地,是入选的27家单位中唯一一所农村学校。

数字赋能,支撑改革成效

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传统的教育方式。顺应时代要求,杜郎口中学对课堂进行信息化技术改造,初中部每个教室安装了数字式互动电子班牌,高中部与教育科技公司合作,使用平板电脑辅助教学。

在初中部的每个教室里,学校配置了一体机和14块互动式电子班牌,实现了分层教学、时时检测、随时上网查阅资料,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学生一科一辅,学习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电子班牌支持多种生动有趣的课堂激励小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借助电子班牌,学生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课件内容进行讨论,有问题随时请教老师,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确定展示重点。

在高中部,老师们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在课前对学生预习作业进行点评,课中运用微课、视频、动画、绘图等教学功能,直观展示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平板电脑的评价激励功能,对随机提问、抢答、分组讨论、答题情况实时监测,实现多元化点评;作业一键推送,及时收集批阅;学生可以随时调取课件、音频、视频、学案等,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数字式自主课堂使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促进了教师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更推动学校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深入发展。学校举办了以电子班牌、互动白板、平板电脑为等信息技术产品在课堂有效运用为主题的赛课活动,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和支持课堂改革。”张代英说。

示范引领,焕发蓬勃生机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育的成功,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学校的发展,取决于从教者的合力同心。

在杜郎口中学,有一大批无私奉献、专业过硬的老师。他们在张代英的带领下,励精图治、精益求精,形成了特有的“一二三”反思文化。

“每周一次的反思板”,即教师围绕“坚守的优点”“存在的不足”“改进的措施”三个板块对自己一周的工作进行深入反思剖析,既有利于促进自身业务能力提升,又方便互相学习借鉴。“每天两次的反思会”包括健身活动、教师素养展示、值日校长针对教师的课堂进行反思三个环节。每周每个学科的“反思三课”,是学校根据每个学科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开展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普通老师的公开课、薄弱老师的帮扶课展示。听课后,全体教师集体评课,有助于教师对照课堂、深入反思、优化课程。

“虽然教育工作很辛苦,但我希望能够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让教育工作充满爱和阳光。”张代英眼神中充满了向往。学校建立了6种教师交流互鉴模式,在丰富教师活动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包括定期的教师业务论坛、每周每学科的半天无课教研活动、每周全校的公开“磨课”展示活动、学年的师徒结对帮扶工程、青年教师体验式培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

站在教育浪潮的前沿,杜郎口中学将继续保持自身优势,以“亮剑”精神,在重质量、创特色的办学路上,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2023-09-11 ——茌平区杜郎口中学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纪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8560.html 1 以“亮剑”精神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