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看一根热线“绣花针”如何穿起民生“万条线”

——全市“政务新媒体开放日”活动走进聊城市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12345,有事找政府。”在聊城,有事就打12345市民热线已成为市民的广泛共识。但你知道12345市民热线是如何运行的吗?9月11日下午,全市“政务新媒体开放日”活动走进聊城市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新闻媒体代表、政务新媒体代表、网络代表等参观、体验了热线接听工作,并通过座谈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对聊城市12345市民热线建设发展的建议。

“您好,8013号受理员为您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前段时间,楼上装修改造,导致我家房顶漏水了,希望帮忙找人解决。”

“您好,请问您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是茌平的,身份证丢了,想补办身份证,不知道在聊城能不能办理?”

……

当天下午,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话务大厅内,100多个工位座无虚席,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屏幕上实时更新着呼叫中心话务统计数据:呼叫排队0个、平均呼入时长218秒、放弃呼叫71个、接听率98%……

“这就是我们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的工作大厅。”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大厅共有电话受理坐席184个,话务员是7×24小时值守。12345热线系统包括一级中心(市民热线受理中心)、二级平台(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和三级网络单位(市直其他部门单位、二级平台所属单位)。全市8个县(市、区)、3个市属开发区和96个市直部门单位设有热线二级平台,覆盖135个乡镇(街道)和635个县直部门的三级网络单位。受理中心负责接听、转办、回访、考核,各二级平台和三级网络单位负责具体办理群众诉求。群众来电直接呼入受理中心,由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分类处理,能当场解答的当场解答;需要职能部门处理的,形成承办单通过专网进行转交;重要来电形成报批单,报领导批示后,转有关单位处理。

听完介绍,网民代表洪祥表示,来参观、体验很有意义,可以更好地让老百姓知道政府部门如何履职、在服务民生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市民咨询的问题我应该怎么解答呢?”坐在话务员席位上,网络代表赵子秋显得有些紧张。正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起来,“不行,我还没做好准备……”赵子秋赶紧请话务员做示范。在话务员的帮助下,赵子秋终于完成电话接听工作,她说:“刚才市民咨询的是孩子医药费理赔方面的问题。”赵子秋认为,12345市民热线为群众搭建了一个反映问题、寻求帮助的综合性平台,对于涉及多个管理部门的事件,通过12345市民热线能够快速地实现统筹协调,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

今年1—8月,聊城市12345市民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171.64万件,接通率99.08%,转交部门办理56.29万件,直接在线答复115.35万件。除传统电话受理外,12345市民热线还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聊如指掌”App、“聊城12345”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拓展互联网受理渠道,多方位受理群众诉求。近年来,按照省、市要求,12345市民热线归并全市政务服务热线60余条,整合民意直通车、政风行风热线等诉求渠道,承接“企业直通车”受理事项,协助办理“互联网+督查”事项,实现了政务服务热线“一号接听”。

2023-09-13 ——全市“政务新媒体开放日”活动走进聊城市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8676.html 1 看一根热线“绣花针”如何穿起民生“万条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