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河畅美两岸

——解读徒骇河马颊河的生态之美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郭文锦 马心强

台风“杜苏芮”让不少聊城人了解了徒骇河、马颊河的防洪排涝功能。每天都去徒骇河城区段散步的市民李保国注意到,每当集中降雨到来前,徒骇河就降低蓄水量。9月11日,在河边晨练的李保国坦言:“生活在徒骇河边很幸福。”

过去几年,我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统筹推进河湖生态治理。如今,这两条与聊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河流,呈现出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带给沿河人民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有水就有鱼

鲤鱼、鲫鱼、河虾……随着生态改善,徒骇河边成了钓鱼爱好者扎堆的地方。

徒骇河、马颊河同属雨源型平原河道,因河道岸线长、沿河村庄多,水生态环境问题面临较高反弹风险。在解决“水少”问题上,我市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利用沿河拦河闸坝调蓄水源,精准研判、及时拦蓄雨洪水资源。水利部门和生态环保部门联合制定生态基流保障方案,实施引黄、引江等跨流域调水进行河道生态基流补水工作。

在解决“水脏”的问题上,针对徒骇河、马颊河水利工程的特点,我市制定了涵闸联合调度机制,加大对支流入口的监管力度。同时,利用水利工程科学蓄泄水源,维护了河流水质持续向好。

长堤变绿肺

位山三干渠与徒骇河在度假区朱老庄镇王堤口村的交叉处,树木繁茂,老人在这里打牌、聊天,乐在其中。

这样的场景并非王堤口村独有,沿徒骇河河堤向北,每隔几千米就能看到一个类似的小公园。据介绍,徒骇河、马颊河堤防长378.41千米,由于堤防地势高亢,涵养水源较低,土壤沙化较重,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采取堤防承包方式,发动群众积极建设护堤林,年均植树6万余株。目前,徒骇河、马颊河堤防已植树100多万棵,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每年树木更新还能带给沿河群众近200万元的经济收入。

如今,徒骇河、马颊河堤防被称为城市“绿色之肺”和沿河群众的“绿色银行”。

玉带穿城过

“我每天早晨都要沿滨河大道从东昌路出发,骑行至南外环。”开发区居民张喆对徒骇河风景区情有独钟。

南起南外环路,北至高速公路北500米,全长约17千米的徒骇河风景区,宛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阡陌交错,目之所及皆是旖旎风景。过去几年,我市相继建设了昌东橡胶坝和北城橡胶坝,利用堤防建设了滨河大道,并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利用滩地建设了生态湿地。对徒骇河风景区部分河段进行扩挖建成的莲湖水利风景区,2014年被批准为省级水利风景区,2015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2021年,在开展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创建工作中,徒骇河城区段被评为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成为聊城群众游览、休憩的绝佳空间。

2023-09-14 ——解读徒骇河马颊河的生态之美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8727.html 1 水清河畅美两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