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莘情有礼” 劲吹新风

——解读莘县移风易俗的项目化思维

■ 本报记者 苑莘

9月11日,秋风习习,莘县城区徒骇河公园里,忙碌着一支银发“红马甲”队伍,他们沿河前进,查看健身器材的运行状态,并不时停下维修。这是该县孵化实施的“莘情有礼”系列志愿服务项目之一——“运动有礼”。

在移风易俗工作中,莘县倾力打造包括“书法有礼”“运动有礼”“诵读有礼”“舞出新风尚”等26个项目在内的“莘情有礼”志愿服务品牌,目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服务群众20万余人次,美德健康新风尚在全县蔚然成风。

项目孵化,瞄准民之所需

莘县坚持“因地制宜、典型带动、示范引擎、梯次推进”的原则,将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和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相结合,和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相结合,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文化健身等需求相结合,在文化活动、体育健身、解决困难中倡导“心灵美”“家风美”“个人美”,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逐渐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服务力量。

如今,莘县通过组织群众共同参与文明出行宣传、劝导等工作,实施了从“交警一人管”到“大家一起管”转变的“出行有礼”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实践,实施了引导群众一同倡导良好家风的“美家有礼”活动;通过成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无偿提供婚丧事宜的志愿服务,实施了倡导节约办事、厚养薄葬的“美俗有礼”项目。

项目实施,坚持以民为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莘县坚持搭建舞台,以民为主,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爱党爱国、勤俭节约等美德教育,推动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转化为群众的基本行为规范。开展乡村阅读、趣味运动会等主题志愿活动,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开展集中性文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培训广场舞、举办文艺展演大赛等方式,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县、镇(街)、村三级联动,数万名志愿者一呼百应、聚力成势,在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舞出新风尚 移风易俗我带头”活动中,莘县组织了500多支广场舞队伍及上万名志愿者,在街头巷尾、广场公园开展广场舞展演和宣传宣讲活动,编排了小戏《彩礼泪》、山东快书《万紫千红一片绿》、快板书《移风易俗倡新风》等节目,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人唱身边事,使群众认识到陈风陋习的危害,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目前,越来越多村庄消除了恶俗婚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逐渐成为群众自觉。

项目整合,实现便利为民

项目的成功实施,统筹整合了各类志愿服务资源,优化提升了志愿服务水平。

莘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整合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资源,促进美德健康元素连点成线、连线成带、连带成面、组面成体,加快建设美德健康生活综合体。该县发挥示范站点的优势板块带动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相关特色资源,建设村史馆、志愿者服务站、美德美绘一条街等美德健康生活展示点,建成了以徐庄镇纸坊村为代表的标识明显、群众认可、成效突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区(点)6个;整合165个志愿者剧场,实现“一个剧场唱全县”;整合徒骇河边16个运动广场、若干个交通志愿服务岗等资源,形成了6条倡树美德健康生活展示带;打造“党建+政务服务+美德健康”“美德健康+大数据+网格+综合治理”“美德健康+农技服务”“美德健康+文体活动”“美德健康+医疗保健”等6处美德健康综合体。

2023-09-14 ——解读莘县移风易俗的项目化思维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8753.html 1 “莘情有礼” 劲吹新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