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小庭院”巧变“创富园”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本报通讯员 金 鑫

初秋时节,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哒哒哒……”9月11日,在临清市戴湾镇景庄网格妇联主席景秋菊的家里,十几位妇女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飞针走线,锁边接口,皮革半成品在她们手下变成做工精良的手套。

“这小手套现在可是我们村里的宝贝,一年能让我们村上的姊妹们挣两三万元钱呢。”景秋菊说,在镇党委、村党支部的积极扶持下,自己在家中成立了服装加工厂,主要从事皮革手套来料加工,看到村里的妇女除照顾家庭之外无事可做,便动员她们来自己的工厂干活。

“以前,俺们除了照顾家里老人孩子就是闲聊,现在不用出远门就能挣钱,再加上田地里的庄稼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一位员工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说。

技术简单好学,工作时间灵活,挣钱增收的同时还能顾家,村里的妇女都争相加入。如今,村里已经有30多名妇女来到景秋菊的工厂就业。

“还有的妇女把机器放到自己家里加工,她们是计件算工钱,照顾家庭和赚钱两不误。”景秋菊说,在妇联部门的鼓励和带动下,自己也有了底气,有了干劲。“接下来,我将继续努力带领村里的妇女姐妹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带动更多家庭,用好家庭的小院子,助力庭院经济扩散式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在乡村扎根发芽,蓬勃发展”。

在戴湾镇,像景秋菊这样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故事还有很多。

近年来,戴湾镇积极鼓励广大家庭利用庭院发展经济,调整种、养、加结构,在庭院里做起增收致富的大文章。许多农户根据各自种植、养殖和工厂加工、网店经营等特长,积极建起小养殖场、小菜园、小加工厂、网店,农家“小庭院”变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园”。目前,该镇已形成涉及11个村、21户的“经济庭院”,帮助全镇356名家庭妇女实现就业,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达到180万元。

2023-09-1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8877.html 1 “小庭院”巧变“创富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