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
多元产业奏响农民“致富曲”
本报讯 (记者 夏旭光) 9月13日,记者在高唐县了解到,该县锚定创建“全省现代农业强县”目标不动摇,树牢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理念,通过打造黄河故道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做大做强锦鲤特色养殖、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等,构建了多元增收新格局。
在县城西部黄河故道区域,通过绿色高效种植,发展纯作花生5万亩、“玉米花生间作”1.2万亩、“红薯、西瓜、山药高产栽培”3.5万亩、清平林场“林下中草药种植”4000余亩,既实现农产品充足供给,又帮助农民实现每亩增收500元以上。鲜食花生、鲜食玉米高值化(万元粮田)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议在高唐召开。李庙村瓜蒌生态种植基地认定为首批山东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
利用“中国锦鲤第一县”的优势,集中打造优质品种,建设标志性“中国鲤都”。目前,全县规模以上锦鲤养殖企业47家,养殖面积达到8000余亩,锦鲤总产值达到9亿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验收。2023年高唐县被评为“锦鲤故里”。
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培育鲁发信德、和兴面粉、洛凰食品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的粮油和食品加工产业领航型企业,打造粮油全产业链。1—6月份,94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7.39亿元;“高唐大豆油”“高唐小麦粉”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永旺食品有机产品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
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高唐县重点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抓手,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而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目前,全县已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152家,为小农户提供“一条龙”全程托管服务或“菜单式”半程托管服务。全县生产托管面积已达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82%。力促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建成“高唐县农服数字平台”、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联盟”、新改建5个镇级服务中心,构建县镇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坚持金融赋能,用好“鲁担惠农贷”政策,有效解决服务主体资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