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摆摊” 群众“赶集”

——临清市“政府开放月”政策解读专场活动走笔

■ 本报记者 刘亚杰

“真没想到,咱们农民还能申报职称呢。”10月8日,中秋国庆假期刚过,临清市刘垓子镇村民刘庆法就把准备好的材料提交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多亏了‘政府开放月’活动,让咱了解了相关政策,这才办得这么顺利。”他告诉记者,和政府工作人员面对面,让自己了解了不少和农民息息相关的好政策,希望这样的活动越多越好。

9月28日下午,临清市组织开展的“政府开放月”政策解读专场活动在运河文化广场如期举行。35个政府部门联合开展主题多元、形式多样的政策解读,让群众多了一次面对面和政府单位交流的机会,现场气氛热烈。

“你好,我想问问现在异地就医到底能享受哪些待遇?”看到政府工作人员把“摊点”摆到了家门口,正和老伴散步的市民徐先生上前咨询。

“您先坐下,我慢慢给您说。”临清市医疗保障局的工作人员向他详细介绍,“参保职工因病情需要转聊城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临时外出人员省内无须备案。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跨省临时外出人员需要办理备案手续,可直接联网结算。异地长期居住人员一次备案长期有效,享受参保地就医相同的医保报销待遇。”

“技能人才能申报职称吗?”“当然能。”临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职称就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标志,根据要求,在工程、农业、体育、工艺美术、文物博物、艺术、实验技术、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参加相应系列的职称评审。

记者注意到,政府不仅把“摊位”摆到了家门口,而且想方设法地把政策送到群众身边。在临清市运河文化广场的一角,贴满了二维码的“政策长廊”更是把政策放在了“云”端,市民拿出手机扫二维码就能随时了解各政府单位的最新举措。

“活动太暖心了。”市民韩兴业说,政策解读专场让群众全面了解了各个领域的政策措施,更是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临清市在服务民生、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思维。

2023-10-12 ——临清市“政府开放月”政策解读专场活动走笔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9904.html 1 政府“摆摊” 群众“赶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