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露天影院

■ 刘国瑞

那时,夏天一到,晚八点露天影院就准时开演。红砖砌成的长凳,蒙着水泥外套,隔六十厘米写着一个座号,黑压压满是人。

露天影院位于新华书店北边,县城的繁华地段,临南北主干道,隔着墙从路边就能听到里面的嘈杂声。

封闭的电影院没有空调,只有几个从屋梁垂下的大吊扇呼啦呼啦转,像个大焖罐,夏天一出汗满是汗臭味。自从有了露天影院,人就分流了许多。

露天影院离我家直线五六百米,那个年代,家里都很少有电视,吃完饭,闲着没事,我和小伙伴们就商量,怎么想办法蹭电影。一开始跟在大人后面,低着头,悄无声息地,偷偷抓着大人的衣摆,装成一家人往里混。一次两次还行,次数一多就被检票的发现了猫腻,不得不断了念头。后来就搭肩梯,爬墙头,从后墙溜到院里,找个空座位坐下。大肥块最大,都是最后一个,由于身子太沉,别人拉不动,只能回回骑在树上,隔着墙头看电影。看到检票人员验票越走越近,我们就抓紧离座,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往厕所跑。好在一场电影中间只验一次票,只要躲过,就能轻松看完全场。一来二去,和检票人员混得脸熟,就是在大街上见了面,也主动贴近乎、打招呼,那些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次,我和瘦猴、二歪看得正带劲,检票的林哥慌慌张张跑过来,拽起我们三个就走。

“林哥,咋地啦?”二歪紧张地问。

“快躲屋里去。”林哥把我们推进他的卧室,吧嗒锁上了门。

事后,我们才知道,那天是上级单位来巡查,有几个高过1米的小孩都被补了票。

林哥比我大12岁,看上去却老练得多,绿军帽,绿褂子,蓝裤子,绿球鞋,就是缺个红帽徽。林哥羡慕当兵的人,那年想去当兵,被他娘硬硬地从报名处拽了回来。后来,林哥不知怎么做通了娘的工作,干了一年多的检票员,又去当了兵,听说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过后才知道那个地方叫西藏。

下小雨的时候,露天影院里的人就少了许多,只有稀稀拉拉的坚定者披着塑料雨衣,或打着雨伞执着地坚守。一下中雨或大雨,就不得不闭门谢客,好在那时人都思想单纯,也没听说过退钱退票的事发生。

露天影院的热闹繁华,一年也就那么几个月,和树上的知了差不多,天一冷就熄了火。冷冷清清,看不见半个人影。只有一排排的水泥长凳孤零零地守在那里,期待着来年。

林哥当兵走后的第三个年头,剧院实行承包,露天影院就高挂了停止营业牌。听知情人说,露天影院开了几年,算上乱七八糟的费用,根本就没赚到几个钱。这一关就是几十年,再也没有开。

如今每次打那个地块经过,看到拔地而起的高楼,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那块白底黑边的大屏幕,浮现出那一排排砖和水泥砌成的长凳,浮现出当年露天影院热热闹闹的画面。

2023-11-0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0794.html 1 远去的露天影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