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育才”的问与答
——东昌府区委党校教学改革剪影
■ 本报记者 朱海波
“丰富的课程设置、严密的教学计划、精干的教师队伍,让我们感受到了东昌府区委党校的创新成效。”11月4日,东昌府区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刘之民谈起半年前在党校培训的经历,依然很感慨。
时刻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让学员淬炼过硬本领、激发奋进力量,是党校的使命和责任。东昌府区委党校以教学改革为抓手,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大力实施有组织的教学,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干部、怎么培养干部、依靠谁培养干部”三个问题作出探索和尝试,走出了一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性教育为党员干部“凝心铸魂”
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是传承党的精神血脉的殿堂,也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将学员放到这个“大熔炉”里,就是要通过系统培训,使学员砥砺意志、锤炼精神、涵养学识,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东昌府区委党校把党性教育贯穿教学和管理全过程,注重加大本地党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弘扬孔繁森精神 谱写新时代华章》等系列精品课程,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
“三全教学”打造“清新党课”
东昌府区委党校围绕深化教学改革,立足讲好“理论课、党性课、本领课”,积极探索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三全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培训。
创新多种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起来”。开发音乐党课,把党课和音乐艺术有机融合,让党的精神“声”入人心。创新开展辩论式教学,组织学员围绕热点问题进行辩论,启迪思维。开展访谈式教学,促成受访嘉宾和主持人以及学员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交融互动……
实施“五色”现场教学,让学员“走出来”。从区情出发,整合资源、立足优势,推出“红色赓续传承+蓝色开放发展+橙色改革创新+绿色乡村振兴+银色社会治理”的“五色”现场教学,打造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移动课堂”,让学员在行进间和互动中体验不一样的“清新党课”。
“内强外联”让课堂“激情燃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不是一般学校,党校教育培训对象不是一般学生,这样的‘不一般’对党校师资的要求也不一般,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也应该不一般。”教师队伍是党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是质量立校的关键。东昌府区委党校领导班子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大舞台”,让教师练好内功。定期邀请省市党校、高校的专家、教授前来授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党校的各类培训50余期。加快推动实施“名师工程”,发挥正高级讲师“领头雁”作用,促进优秀青年教师梯队建设。探索建立教师队伍考核机制,树立“不看资历看成绩”的鲜明导向,构建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的浓厚氛围。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全国劳模等作为兼职教师,走进课堂讲党课、作报告,通过“不为我有、但为我用”提升教学水平。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东昌府区委党校将持续深化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为党育才”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