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开团结花

——记临清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白益军

■ 夏旭光 陈德珺 张子静

“只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11月5日,临清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白益军来到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纺纱厂“红石榴生产线”,向带班长详细了解员工们的工作情况、心理状态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讲。

临清市因运河而兴,见证了无数民族团结进步的佳话。民族团结工作,做实了是生产力,做强了是竞争力,做细了是凝聚力。从入职统战工作第一天起,白益军不以岗位平凡而生懈怠之心,不因工作烦琐而失敬畏之情,在“实、强、细”上下足绣花功夫,把各族群众当作自己人,既讲感情、讲友谊,又讲原则、讲纪律,积极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各种困难,全面展现“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新时代统战干部形象,成为民族团结的促进者。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只有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创新交融,才能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白益军一直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浸润”行动,积极牵头,与宣传、文旅等部门深度挖掘临清大运河文化资源,探寻临清钞关、鳌头矶、临清驾鼓等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民族团结历史故事;大力宣传李恩荣、黑伯理、张自忠、季羡林等名人志士深厚的家国情怀,将本地具有共同性、代表性、引领性的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生动鲜活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各族人民的情感寄托。“红石榴”社区、“红石榴”公园、“红石榴”广场、“红石榴”班组、“红石榴”基金……如今,随时随地可见的“红石榴”印记,奏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合唱。

白益军推动完善临清市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库,实施民族企业梯次培育行动,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积极为三和纺织集团争取政策支持,引导其走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集约发展道路,有1.2万名汉、回、满、藏、蒙、壮等各族职工的三和纺织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蜡印布生产基地,连续15年上缴税金过亿元,促进了各民族同胞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协助民族工作重点乡镇发展畜牧养殖产业,带动40余个合作社和家庭牧场、1000多各族农户养殖;引导纺织、机械企业在新疆、广西、云南、宁夏、青海等地办企业、设立购销网点,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帮助1000余名各族群众就业;创新推进开展“青苗培育”行动,把爱党爱国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在白益军和同事的努力和带动下,临清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临清市也被评为第七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等。

32年光阴,白益军不仅经历了从青丝到白发的人生历程,更见证了民族团结进步的飞跃。她已逾半百,但每天依然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激情,奔走在统战工作一线。

2023-11-09 ——记临清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白益军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1153.html 1 用心浇开团结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