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新模式 新场景 新体验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打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12月17日,记者从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不久前,该局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暨“公开聊亮·为您开放”政府开放日活动,将不动产登记政策集成服务送达50个小区,做到不动产登记服务“零距离”。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做好政务公开为抓手,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全力打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市场主体满意度,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集成服务新模式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数据共享、部门联动,升级打造了“十个一”集成便民服务模式,使不动产登记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十个一”集成服务模式,即一窗受理: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一次性受理办理不动产登记、缴纳税费等申请材料,并进行一次性初审;一次告知:对办理条件、办理期限、办理方式和所需材料等实行“一口清”;一表申请:将需要申请人填写的信息集成整合为一张综合申请表格;一套材料: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申请材料;一次提交:优化不动产登记和税务联办系统,优化整合线下联办窗口,增添相关设备,深化信息共享,使申请人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完成办证;一次反馈: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一次性反馈需要补交或者更正的内容;一次分办: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统一受理材料,履行询问程序、录入信息并实时上传至系统,用于审核登簿、缴纳税费等环节;一窗出件:由不动产登记窗口将不动产权证书,通过自助打证、免费邮寄等方式送达申请人;一键评价:依托政务服务“好差评”平台建立“一键评价”系统,申请人对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评价;一网通办:申请人可通过“一网通办”平台,登录“爱山东”App线上完成不动产登记申请。

一人一窗一机一系统,整合集成所有办证、税费服务事项,有效缩短了办事时间,降低了办事成本。

“带押过户”新场景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断推动不动产“带押过户”多场景应用落地见效。3月20日,《聊城市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登记服务实施方案》印发。这一方案,旨在通过部门协同配合,达到无缝衔接,强化资金监管,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二手房“带押过户”规范化服务。在押二手房无须先行结清房贷,即可完成所有权转移和新抵押权设立,打造“服务贴心、业主省心、银行放心”的二手房过户服务新模式。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登记服务,以“省成本、减时间、降风险、活市场”为目标,采用抵押注销登记、存量房转移登记、抵押登记三项合一的组合模式,一次申请、合并审核、立即办结,既简化了二手房交易流程,又降低买卖双方因筹措过桥资金导致的高额交易成本,有效规避了传统模式下买卖双方有可能承担的“房财两空”风险,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市本级完成二手房“带押过户”89宗,涉及提存总房款9000万元。

我市全面推行“税费同缴”,打通了不动产登记、金税三期、银联商务等8个系统间的交互通道,突破了系统壁垒,完善了信息联动和数据共享机制,整合了支付途径,将税款和不动产登记费两个款项生成一个收款二维码,实现前台缴纳、后台自动清分。企业和群众在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只需扫一次码即可完成税款和不动产登记费的缴纳,减少了群众多次跑动、工作人员多次录入的烦琐步骤,大大节省了办事时间,提高了登记效率。

服务前移新体验

针对企业和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往返多个部门、递交多份材料的情况,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对标国内先进地区,通过加强部门协作、强化数据共享等方式,不断优化业务流程,精简办事环节,实现了新建商品房首次登记及转移登记业务“零材料”办理。申请人无须提交材料即可现场办理新建商品房首次登记和转移登记业务。在此基础上,又实现了对涉抵登记和现场踏勘业务“不见面”办理,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在金融机构及不动产登记中心之间来回奔波的问题,节约了办事时间,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以开展“服务进开发企业、进金融机构、进群众家门”的“三进”服务活动为抓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前移服务关口,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同时,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推出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特色服务举措。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和18家银行签订授权合作协议,在23家企业开设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站,在东昌府区、开发区、高新区、度假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在朱老庄镇设立全市首个乡镇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试点,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同时,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通了证书(证明)免费邮寄业务,群众足不出户即可领证。

2023-12-20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打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3211.html 1 新模式 新场景 新体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