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老布鞋“走”新路

——聆听繁森故里的文化“两创”佳音

■ 本报记者 苑莘

孔繁森小时候,母亲为他缝制了一双双老布鞋,无论他走到哪里,总也忘不了母亲做的布鞋。如今,手工布鞋在孔繁森的故里——东昌府区堂邑镇繁森新村成了文化“两创”的载体。

今年,繁森新村围绕打造“援藏情”传统手工艺布鞋,推出了一系列举措。11月,繁森新村“两委”干部到河南兰考县考察学习,学习回来后正式筹建布鞋手工坊。制作老布鞋时,先由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进行打版造样,村民可在合作社加工也可带回家中制作,成品由合作社进行质量审核。因手工制作工期长,预计每年可生产老布鞋2000余双。该村还计划成立爱心公益基金,每卖出一双老布鞋便拿出10元投入爱心公益基金,用于援助西藏困难地区。

布鞋手工坊是堂邑镇发力文化“两创”的一个缩影。今年,堂邑镇积极推进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建设,打造“走一段繁森路、学一项传统技艺、体验一次农场耕作、吃一顿农家菜、住一晚特色民宿”乡村文旅产品,以文化“两创”新成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教场李文化体验廊道位于堂邑镇繁森新村教场李村,该项目以“整治环境、美化庭院、规范经营、提升产业、倡导新风”为重点,力争把教场李村建设成“文明走廊、休闲干线、生态小区”。教场李文化体验廊道建成后将成为繁森新村志愿服务的新场所、新基地。

教场李村还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乡村休闲文旅农场。该项目规划打造“葫芦农场”“山坡羊体验农场”“向阳居民宿”“灯影新村”等文旅消费体验场景,开发集乡村休闲旅游、民俗体验、特色餐饮、特色民宿、研学、团建等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该农场全面运营后,预计每年可产生约300万元的销售收入,实现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

他们还以当地特色葫芦种植产业为依托,通过“村企合作+乡村景区化”运营模式,加快“农业科学种植+加工业生产多样性产品+文旅生态休闲旅游+文创IP创意”全产业生态布局,发展葫芦种质资源研发、葫芦种植、葫芦智慧化生产与管理、葫芦食品开发、葫芦中医药研究、葫芦实用器具开发、葫芦文创等产业。目前,已经吸引当地居民50余人就业,引入文化、农业等领域专家人才16人。

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延展,繁森新村驶入了“数字快车道”。该村计划打造全市首家“数字乡村”,开发畅情教场李云菜园、云葫芦、葫芦雕刻非遗产品及衍生的文创产品等,带动民宿经营和特色产品销售,为村庄引入产业、人才、流量,实现乡村共治、共享。

通过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繁森故里创建了具有堂邑镇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了具有平原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齐鲁样板。未来,这里将吸引万千群众的目光,成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与繁森精神全面融合的文旅体验目的地。

随着繁森故里文化“两创”的不断推进,让孔繁森同志念念不忘的老布鞋,将“走”出一片文化新天地。

2023-12-22 ——聆听繁森故里的文化“两创”佳音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3340.html 1 老布鞋“走”新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