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市
托起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本报讯 (记者 马永伟) “种类多,味道好,还免费,‘幸福食堂’让我们尝到了幸福的味道……”12月20日,临清市刘垓子镇尹庄村78岁的刘玉河老人提起村里的“幸福食堂”,赞不绝口。刘玉河是独居老人,自从村里办起“幸福食堂”,他和村里很多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一样,不仅每天都能按时吃上热乎饭菜,还能三五成群地聊天说笑,单调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尹庄村的“幸福食堂”,是临清市紧盯民生需求,常态化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临清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政府支持、村级主办、多元筹资、志愿者参与的优势,在刘垓子镇推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搭建党群“连心桥”,支持鼓励基层村开办便民、为民、惠民的“幸福食堂”,用实际行动传承弘扬孝善美德,让群众感受到了民生“温度”。
刘垓子镇积极探索“幸福食堂”长效运行机制,努力把“幸福食堂”建设成为老年人理想的生活乐园。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尹庄村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延伸服务链条,建设“幸福食堂”,不仅为老人提供餐饮服务,还配套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与此同时,刘垓子镇积极探索“信用+养老服务”运行机制,从政府、服务、老人三端入手,全面推行养老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辖区养老服务业实施全范围、全链条信用管理,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将服务群众贯穿主题教育始终。
临清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干部执行力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同落实中心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