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向激励 反向约束
聊城探索“信用+”乡村治理模式
本报讯 (记者 赵艳君) 12月20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探索推进“信用+”乡村治理模式,通过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的积分制管理办法,引导农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让广大群众从“观众”成为“主角”,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今年,我市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双百行动”,全力打好垃圾清除、污水清理、改厕管护等“六大战役”,全面消除存量问题,动态清零增量问题,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市结合“信用+人居环境”积分机制,对自愿参加卫生整治、清理村内沟渠等进行信用加分;对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随意倾倒垃圾、损坏公共设施等扣减信用分,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农村群众累计参与卫生整治20万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0万余吨、农业生产废弃物16万余吨,治理坑塘9000个、沟渠6000余公里,拔除、更换线杆4165根,整理“三线”68万余米,整改农村庭院问题2956个,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从“点上净”到“全域净”的大幅提升。
同时,我市坚持以村片为基本单元,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争取了两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和149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名额。我市坚持建管并重,积极推广“信用+”管护制度,以积分发动群众参与,开展项目建设,自觉维护管护,确保基础设施常用常新;鼓励村庄通过与现有超市合作或由村委会自建等方式,探索设立信用超市,用村集体收入、企业捐助资金购买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种类丰富的奖品,群众可凭信用积分到超市兑换相应奖品。此外,我市部分村庄积极创新信用积分兑换方式,信用积分除兑换相应奖品外,还可兑换网红免费直播带货服务、民俗体验卡、团购优惠券。在群众的踊跃参与下,我市已累计建成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214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600个、县级和美乡村示范村1600个,覆盖率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