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老物件里藏温暖

■ 李仙云

这个癸卯年岁末,随着寒潮东移南压,冬至前迎来了一次“断崖式”降温,地冻天寒,冷风呼啸。随手打开已布满灰尘的电暖气,阵阵暖风逼走寒凉之气,随手点开抖音,一组七零后的取暖老物件“活泼泼”呈于眼前,如再遇发小、邂逅老友般,一种绵绵情愫在胸中涌动,那些栖息于岁月深处的往事,也一下子将我的神思接回童年……

儿时家乡的冬天极为寒冷,晨曦微露,刚刚上学前班的我们,拎着一个家人刚刚生好火的小火盆,就急慌慌奔往学校。有时,无论一路上如何小心呵护,出门还烧得噼里啪啦火苗旺旺的小火盆,一进入教室就烟雾熏人,真真急煞人。怕被老师上课时提溜出教室,情急之下,就从书包里揪出一片牛毛毡,擦着火柴塞进火盆里,心急火燎地拎起书本呼呼扇风,有时火苗是窜出来了,可小脸却被抹得脏兮兮,滑稽至极。

在那些朔风劲劲的冬日,在老师抑扬顿挫的授课声中,知识一点点在我们幼小的心灵萌芽、吐蕊。一个个小火盆就像一个个小太阳,每次写字翻书后,将冻僵的手指伸上去烤烤,融融暖意能让小脸粲然如花。有时我们也会将苞谷豆埋入热灰里,课间迫不及待地刨开,一粒粒蓬蓬松松的苞谷花,满室飘香,扔进嘴里酥脆爽口。

如今市场上的暖手宝可谓琳琅满目,或许是因为那年脚被此物低温烫伤,从此就心生畏惧,跟此“宝”彻底绝缘了。一次在一古镇游玩,无意中在展厅看到一件中国风棉袖筒,丝绸绣花,做工秀雅,瞬间就将我引回童年。母亲说,我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冬日每次睡醒,都不哭不闹,对着双手上的小老虎棉袖筒咿咿呀呀说话,有时还乐得伸胳膊蹬腿,咯咯笑个不停。或许在孩子的眼里,举目皆是玩伴,“小老虎”也是有生命的。

儿时的冬天,即使到了滴水成冰的最酷寒之时,我的手上也从未生过冻疮,极善女红的母亲,早在夏天就为我们一家老小做好棉衣,缝制好一双双棉袖筒。那时我极喜那种红色碎花棉布面的,每到“白雪飘兮轻若絮”时,我总喜欢在漫天雪花中,伸出胳膊让雪落袖筒,红底衬白花,分外妖娆。那一朵朵形状各异、像水晶般剔透莹洁的小雪花,一次次点亮我的眸子,也让一份诗意妙曼在心间萌芽。

盐水瓶也是我们童年最喜欢的“取暖神器”,那时父亲每次去场部医院开药,总会拿回几个使用过的盐水瓶,我如获至宝般刷洗干净,漫漫冬夜,外面寒风凛冽,不时将窗户敲打得飒飒作响。躺进被窝里,把盐水瓶用棉布垫层层包裹,搂抱一只,脚踩一只,暖意融融中翻开枕边书,无论民间故事还是童话集,我常看得忘了时辰,连睡梦中都神游于故事里,也因此,清晨上学时便成了“起床困难户”。唤不醒时,家人恨不得拿盆冷水浇进我的被窝里。

岁月倥偬,往事如烟,童年的时光如一列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它载着我们的快乐与无忧,驶入岁月深处,可那一件件拙朴而至简的取暖老物件,却在这个寒夜让我如沐冬阳,心生暖意。

2023-12-2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3360.html 1 老物件里藏温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