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告别“忧酬烦薪”
——市水利局开通根治欠薪“直通车”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12月23日,记者在市位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现场看到,该工地建有一处调解工作服务站,站内干净整洁,办公设施齐全,墙上醒目位置张贴着《聊城市水利局调解工作服务站工作规范》,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农民工花名册、考勤记录表、工资发放明细、劳动合同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等资料。
“调解工作服务站专门用于调解劳动纠纷、解决欠薪争议等问题。目前,该站成立了一支专业化维权队伍,由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劳动保障监察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员、律师、工会代表、劳动者代表等人员组成,旨在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受理劳动者维权诉求,妥善处理劳动侵权和劳动争议等问题。”位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服务站建成后,农民工心里有了底,干活更踏实了。”
近年来,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现象时有发生,讨薪渠道不畅,欠薪争议大,维权成本高,成了农民工的“心头难”。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针对农民工前期维权意识差,后期讨薪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维联动,推进欠薪治理关口前移,将欠薪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依法依规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特别是“诚·清风”作风效能专项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市水利局以作风转变促政策落实,扎实走好为民服务每一步。在水利项目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农民工维权“直通车”信息牌,公开分管局长、责任科室和工会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第一时间受理农民工欠薪问题,确保欠薪问题“小事不出工地、大事不出县(市、区)”,让农民工不再“忧酬烦薪”,打通农民工维权“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累计接听电话300余个,查实欠薪问题62条,为农民工解答政策提供帮助200余个,为84名农民工要回拖欠工资53万元。
市水利局坚持源头管控、部门联动、多点发力,以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试点,结合水利工程标准化工地创建,逐步在全市范围建立调解工作服务站,做到“项目在哪里,调解工作服务站就建在哪里”,有效推动维权前移、服务下沉,多元化解欠薪风险隐患,全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之前最害怕干完活拿不到钱,现在有了调解工作服务站,我们心里终于踏实了。”市漳卫河马颊河引调水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农民工赵志峰乐呵呵地说。
“今年全市共有80多处水利在建项目,涉及农民工5000多人。为进一步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我局创新开通维权‘直通车’,让农民工欠薪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市水利局工程建设科科长温培明介绍,“各县(市、区)水利部门在受理欠薪线索后,会立即核实并安排专人对接处理,同步将办理情况报市水利局备案。市级将各县(市、区)反映线索数量及办理情况纳入年底绩效考核,倒逼提升案件办理质量,给农民工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全面开通农民工维权‘直通车’的基础上,市水利局积极打造‘聊水为民’维权品牌,聚焦‘八个一’(达到一个目标、擦亮一块牌子、搭建一个平台、规划一个步骤、建立一支队伍、开辟一块阵地、形成一套制度、统筹一体保障),分阶段、分批次建立调解工作服务站。目前,已基本实现重点水利项目施工现场全覆盖,全面提升水利系统欠薪治理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贡献水利力量。”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崇海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