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信发现代农业 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浅议
■ 邹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茌平区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对产业振兴起到了引导作用,为农业升级换代提出了新思路和方向,其成功实践为山东乃至全国提供了一个数字化农业样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3年,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被省科协确定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产业园将农业高端新技术、智能管理系统、循环经济、工业化管理模式相结合,实现了智慧化决策、标准化种植、智能化生产、精准化管控和产业化经营。园区依托信发集团工业资源优势,依托永续生物链循环系统和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形成了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实现了大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状况等多项指标动态平衡。园区一期重点发展的樱桃、草莓和加州鲈鱼种养,辐射带动了周边13个村共同致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棚抵得百亩麦”,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方共赢”。
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对产业园项目给予优惠的贷款、税收和金融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各方在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进行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与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产业园项目的顺利进行。
注重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产业园应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引进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要通过科技创新延长农业产业链,注重农产品再加工,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效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此外,还应加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人才培养和交流,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进一步融合产业链,三产齐发力、互相赋能。要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利用数字化技术应用,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智能化改造,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形成农旅融合、农商融合、农康融合等发展模式;加强市场开拓,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分析销售市场,实现农产品的精准投放;继续加强“信发农业”“聊·胜一筹!”品牌建设,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增加市场知名度和农产品美誉度,在销售渠道上多平台布局,比如京东、微信小程序、抖音小店等,实现多平台销售。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本文系基金项目2023年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业+康养旅游’路径研究——以茌平区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3WL(Y)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