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的有效路径

■ 杨晓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为抓好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这个根本大计,东昌府区紧紧围绕干部培育、选任、管理、监督等关键环节精准施策,探索出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有效路径,为加快建设“首善之区”提供了强有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支撑。

在从“严教育”中培养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实施接力培训工程。年轻干部培养要精耕细作,突出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构筑教育培训全链条。一是坚持抓思想教育增强理想信念的底色。将年轻干部培训纳入全区整体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进行项目化实施,充分依托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东昌府区委党校和镇街党校等阵地,为其上好思想教育“必修课”、红色教育“历史课”、现场教学“实践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二是实施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后备力量接力培训工程。按照“量体裁衣、务实管用”的精准培训要求,分批次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前往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深造;创新“以训识人”培训形式,运用开学测试、观摩后闭卷撰写调研报告、模拟面试等方式进行突击集训。三是开展聚焦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专题培训。按照东昌府区《关于提升干部队伍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方法、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实施意见》,实施区委抓总、部门抓系统行业、基层党(工)委兜底的“2+N+X”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

在从“严管理”中成就人,推进谈心谈话制度和培养的“源头工程”。年轻干部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任务重、压力大,需要从精神关爱、评价激励、排忧解难等方面及时引导,增强归属感、幸福感。一是完善谈心谈话制度严格日常管理。全区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每年专门安排时间与年轻干部谈心谈话,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同志每年与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全覆盖谈心谈话,为年轻干部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找到差距不足、明确努力方向;细化提醒、函询、诫勉的情形和方式,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二是严抓素质测评推动优进绌退。突出干部选拔任用的政治标准,实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识别和评价机制,以政治素质正反向测评、政治鉴定廉政鉴定“双鉴定”“双签字”“一票否决”等方式,严把干部政治关。三是通过“四个强化”抓好培养的“源头工程”。对全区科级及以下选调生强化沟通,在“谈”中互学习、提素质;强化导师帮带培养,按照工作关联、业务对口、便于沟通的原则,为年轻干部配备成长导师,在“带”中强本领、助成长;强化“一线实训”锻炼,在“干”中亮成绩、促提升;强化“积分考核”管理,在“比”中激动力、争先进。2022年通过积分量化管理,为55名选调生进行了加分,从中择优提拔、晋升职级或进一步使用31人次。

在从“严监督”中约束人,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年轻干部队伍的良好政治生态需要将监督贯穿其成长全周期。一是四个方面齐发力,构建经常性年轻干部监督体系。东昌府区坚持“政治监督”一条主线、用好“信访监督”一个平台、拧紧“合力监督”一根链条、密织“经常监督”一张网络对年轻干部加强监督。二是构建“四研一判”知事识人干部考察体系,近距离监督考察年轻干部。通过深入一线察言观行,开展专项调研;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开展综合调研;既看一时又看一贯,开展跟踪调研;激励约束双向并行,开展访谈调研;考准察实干部“活”情况,通过智能数据的图谱化分析,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干部素能多维信息系统,综合研判干部政治素质,为区委选人用人提供决策参考,为年轻干部把好监督管理的“方向盘”。

〔作者单位:中共东昌府区委党校,本文系2023年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年度课题“新时代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监督管理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XTN020)〕

2024-01-0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3901.html 1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的有效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