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临清市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 淳俊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而纺织产业又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清历史上盛产棉花,是京杭大运河上著名的工商业和纺织业城市,哈达、丝织、棉纺闻名海内外。纺织业是临清的传统支柱产业,企业众多,门类多样。现已初步形成集棉花加工、纺、织、染、服装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产业链条相对完整。近些年,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趋缓、产品档次不高、原料价格波动频繁等因素影响,导致纺织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不高、出口受限、经营艰难,纺织产业急需转型与升级,开拓新的市场。

一要增强临清纺织产业链的安全与韧性,提升整体竞争力。在临清市现有纺织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间和终端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如临清三和服装项目、馨雅纺织等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要立足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要,整合现有服装资源,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纺织产品设计和时尚创意水平。另外还要在产、供、销、运、贸、展、研大产业链条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直播+电商”的新模式,完善临清物流体系,加大研发力度,从而增加产业链的安全与韧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要强化“三个赋能”,以创新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赋能。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三和集团进一步加强与沈阳科技学院的双向合作,着力推动三和技术中心与聊城市三和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融合发展,鼓励中小纺织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流程再造,进行数智化改造,推进智能化、上云等工作向纵深开展。强化数字赋能。鼓励三和纺织集团等重点企业面向国内外市场找准定位,提出发展赶超目标,对接行业发展先进技术,积极开拓项目源,实施重点项目投资计划。针对纺织企业的装备、工艺、管理等方面的薄弱环节,重点抓好对棉纺、印染、针织及服装等传统行业的挖潜改造,提高智能化加工技术和产品创新开发水平。强化服务赋能。对三和集团、志海纺织等龙头骨干企业,给予“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特殊政策,建立常态化的挂钩服务联系制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的管理灵活优势,实施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管理提升。优化服务,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组织企业家踊跃参加行业内高端发展论坛、对标学习、高级人才培训班等,增强企业家战略思维和做强做大的气魄,加快培育领军人物,打造一支有开阔思路、国际眼光、责任担当的企业家队伍,持续推进我市纺织及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要强化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占有率。强化已有品牌的培育,加强三和纺织、馨雅纺织、恒发卫生用品等现有自主品牌的建设,在三和纺织集团入选“好品山东”品牌名单的引领下,鼓励更多企业加快品牌建设。鼓励骨干企业注册自己的产品商标。重点打造“临清棉纺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市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名义统一组织企业集体参加中纺联、中棉行协等举办的行业展会和高峰论坛,展示产品、展示形象,培育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临清纺织”区域品牌,推介临清纺织独特优势。

〔作者单位:中共临清市委党校,本文系2023年度聊城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DYB2023091)〕

2024-01-0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3903.html 1 临清市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