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腊八香

■ 齐守强

敲开腊月的大门,腊八节映入眼帘。腊八节是充满年味的传统节日,记忆里北方民间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

调试着内心的冲动,开始碎语闲谈:不知不觉间,已是不惑之年,身体感官在昼夜轮回里逐渐退化,就连嗅觉也是如此。一年又一年的腊八节,感觉好久没有闻到腊八粥的香气了。

拿起闲置许久的小铲子,掘开封存记忆的尘土,把珍藏着童年的瓦罐打开,深吸一口,让味觉找回属于它的敏感。

小时候,腊八这天,母亲总是早早地起床,把前一晚准备的腊八粥食材:大米、小米、江米、花生、杂豆和平时舍不得吃的几颗红枣,还有几粒在村北干涸藕塘里捡到的莲子,通通下锅。我曾一度认为,腊八粥必须得用八种食材制成,其实腊八粥的食材并不固定,根据家境情况,每家每户都有不一样的组合。

我和小妹在母亲的忙碌声中醒来,趴在暖暖的被窝里伸出头,像是树上巢中小鸟期待着老鸟带回新鲜的虫子。随着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喉咙做出吞咽的小动作。这时,母亲喊道:“小懒虫们,还不快起,喝腊八粥了!”我们顾不上被窝外的寒冷,一骨碌爬起来,穿上棉衣棉裤,跳下床去。看着一碗红褐色的腊八粥,迫不及待地舀上一勺放进嘴里,五谷杂粮掺杂着母爱的温度,滋润着我敏感的味蕾。软软的,甜甜的,母亲则在旁边一脸笑意地絮叨着:“慢点,慢点,别烫到,没人给你们抢。”

一碗腊八粥喝完,身上顿时暖暖的,借着这寒冬里的暖意,我们要准备下一道美食,那就是保留至今的习俗——腌制腊八蒜。我与小妹在母亲旁边坐下来帮忙。因为手劲小,总是需要用牙齿咬下蒜头,仔仔细细地把蒜皮扒开。农家小院子,接受着冬日暖阳的抚摸,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笑着、闹着,像一幅刚刚落笔的油画。写到这里,我那不争气的眼睛竟然有了些许朦胧。把蒜瓣收拾干净,找到之前的一个空麦乳精瓶子,用蒜瓣塞满,倒上打来的散醋,封盖,放在碗橱上。这是过年饺子的绝配。而我每天都要去看看它变绿了没有,怀着一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味的期盼。

因工作原因,好几年没有正儿八经地熬制腊八粥了,即使不经意煮一次,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食材比以前更丰富了,却怎么也喝不出原来的味道。我知道它永远回不来了,因为那是儿时独有的、纯真的、心无杂念的味道。

2024-01-1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4512.html 1 腊八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