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润街道

红薯粉条变身致富“金条”

本报讯 (记者 刘晓伟 通讯员 陈楠) 1月15日,记者走进阳谷县侨润街道国庄村的粉条加工车间,机器轰鸣、环境整洁,一幅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生动场景呈现在眼前。经过制芡糊—合粉揣揉—抽气泡—漏丝成型等一整套工序,一挂挂品质纯正的红薯粉条出锅成型。国庄村党支部书记国金尚欣喜地说,今年刚上的这套新设备,每天能生产7500公斤红薯粉条,相较于之前,产量翻了近8倍,而且这种生产方式更能保证红薯粉条的品质。

国庄村已有100多年的粉条生产历史,因其产品原料正宗、久煮不烂、清香可口,广受欢迎。改革开放后,国庄村的粉条产业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村民们纷纷参与到红薯粉条的制作与销售中,使这一传统技艺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扬。国庄红薯粉条不仅成了当地居民餐桌上的“常客”,更是远销全国各地,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庄村粉条生产设备陈旧老化,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也偏低,发展进入瓶颈期。

为了让国庄村的红薯粉条产业重新焕发生机,村党支部积极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办成立了粉条加工专业合作社,成功吸引了众多老加工户重操旧业,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合作社加强对传统工艺的改进和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粉条质量,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拓宽了粉条的销售渠道。“我今年做了4万多公斤粉条,收入将近20万元,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村民苏玉平欣喜地说。

据了解,2023年国庄村红薯粉条产量达到了200万公斤,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给村集体带来了30万元的收益。

2024-01-23 侨润街道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4776.html 1 红薯粉条变身致富“金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