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抢跑乡村产业振兴“新赛道”
本报讯 (记者 曹天伟) 2月8日上午,在度假区金水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处蔬菜大棚里,一颗颗新鲜红嫩的草莓挂满支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些草莓采用无土立体式栽培模式,结合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节省土地资源,而且结出的草莓口感更好,深受市场欢迎。如今,随着新设施加快普及、新技术不断应用,聊城农业产业正呈现更加强劲的竞争力。
立春时节,乡野大地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推进标准化种植养殖,加强全过程质量把控,加快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随着一项项措施落地,聊城正全力抢跑乡村产业振兴“新赛道”,让农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度假区金水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在的谭庄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引导农户按照标准化模式生产蔬菜,获得十多个国家绿色农产品A级认证,成为“聊·胜一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价格大幅提升。
为加快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我市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做强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特色单项冠军。2021年,东阿县获得中国黄河鲤鱼之都、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等荣誉称号。东阿县委书记祁学兰介绍,东阿县正在积极谋划,进一步打响农业特色品牌,“我们将坚持以抓项目的方式抓乡村振兴,实施特色农产品培优工程,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目标,重点打造牛角店草莓、大桥黄河鲤鱼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响‘东阿优品’区域品牌,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