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银发经济 增进老年人福祉
■ 李露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旨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发展银发经济要用好政策红利。一是用好财政金融政策。加大财政投入,为发展银发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为银发产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推动更多更优质的财政金融资源向银发经济领域聚集,为银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二是用好用地用房政策。用地用房是养老服务领域的瓶颈问题,也是降低养老服务成本的关键所在,要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担机制,推动养老服务设施以低成本的方式在老年人身边落地。三是用好人才政策。银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要引导和支持高校扩大银发经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四是用好数据政策。要建立专门针对银发经济的数据平台或数据库,推动银发经济领域的相关数据开放、开发和利用,推动数据要素赋能产业发展。
发展银发经济要把准市场需求。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健康水平差异大、年龄跨度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老年人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这些需求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立足当下的,一类是面向未来的。立足当下的需求主要包括老年助餐服务、居家助老服务、社区便民服务、老年健康服务、养老照护服务、老年文体服务、农村养老服务等。这些需求既需要政府加大力度夯实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也需要加大社会化服务的支持力度。面向未来的需求主要包括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康复辅助器具、养老金融产品、老年旅游、适老化改造等。我国老年人的需求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所以要适应老年人的需求变化,用需求引导、优化、调整银发经济供给,从而不断夯实群众养老需求的物质基础。
发展银发经济要勇于探索创新。一是在科技上创新,要充分认识并高度肯定科技创新在银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动力作用,提高银发经济的科技含量,推动前沿技术在养老场景的集成应用,如推广应用智能防走失终端、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二是在市场上创新,发展银发经济要在原有“为老”市场的基础上,抓住“备老”这个新兴市场,调动经营主体、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吸引全社会共同参与,汇集成发展银发经济的合力。三是在模式上创新,通过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线上线下相结合、定制化养老服务等,以更高效、便捷的模式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四是在环境上创新,要营造代际包容的经济社会环境,加快全社会的无障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作者单位:中共东昌府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