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一种味

■ 马健

离别伤,话语长,年味绕,馒头香。年关越来越近,对家乡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

年就像一坛陈年老酒,飘着香醇、溢着思念,散发着诱人的味道。只要看它一眼,闻它一下,尝它一口,就会久久不能忘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在春天的推动下,一步步前行,虽顶着寒风,却充满温情。游子们从四面八方归来,听一声浓郁的乡音,喝一口家乡的清水。一个拥抱,一份感动,他们在迎接春天的日子里感受着重逢的喜悦。年是任何人阻挡不了的,任何事牵绊不到的,因为他们在外多时,早已归心似箭,迫不及待,乡愁化作了一张张暖手的车票。

年让家乡变成另外一种味道。一副副红色的对联,一张张灵动的红剪纸,一盏盏耀眼的红灯笼,村落里充满着红色的年味。喜鹊似乎特别灵巧,在村口的小树上叽叽喳喳,迎接着游子;懒惰的狗儿也变得勤快起来,欢快地叫着,摇着尾巴跟在游子的后面,品尝着久违的亲近;小花猫上蹿下跳,喵喵声不绝于耳,跟游子亲密撒娇;最欢乐的还是村上的孩子,他们跟在久未谋面的叔叔阿姨后面,期盼着那份礼物……当然,最为激动的还是家乡的亲人。看到归来的孩子,老人们泪眼迷离,愣着半天却没说出一句话来。

年,在一瞬间,仿佛是被注满的闸水,一下子倾泻下来,顺着家乡的道路,顺着村庄的河流,顺着故园的呼唤,如同烈火一般燃烧。年的味道摆到了酒桌上,大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拿着筷子边吃边谈。高潮迭起时,还会情不自禁放声歌唱,一曲未尽,已然泪流满面,喊一声爹娘更是愁肠百结。乡情在这“年”的演绎下,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年,如同一座港湾,让在外的游子都有了一个情感的家园。温馨、惆怅、幸福,醉卧在家乡的怀里应有尽有。只要回到家乡,一切繁华皆是浮云,一切问题都成了易事,一切空间没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游子们喜欢把家乡当作精神家园,或许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有这样的感觉,在尘世间安放一颗烦躁之心,让一切归于平淡与安详。在年的支撑下,人们才会察觉到人生别样的味道。

年,是民俗传统,是家乡人的文化符号,也是游子们在外奋斗后回归的沉淀节点。是年,唤回了游子的归乡之心;是年,让大家寻找到了岁月长河里的记忆,是年,激起了人们的幸福感。原来,在生我养我的地方还有家乡人的期盼,在外漂泊的日子才不会再觉得孤寂。

一声声召唤,一种种味道,一次次归乡,一年年幸福。年如同一辆开往春天的列车,载着人们从一个幸福的车站,奔向另一个幸福的车站。这趟列车上,总会有不一样的味道,温馨如斯,延绵不绝。

2024-01-2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4991.html 1 年,是一种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