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机“唱主角”
我市1.3万台农机具投入春管
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任焕珍) 眼下正是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广袤的麦田里,一台台现代化农业机械来回穿梭,施肥、镇压智能高效,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高唐县是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今年,当地大力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及测墒节灌技术。3月19日,记者在琉璃寺镇的高标准农田里看到,种植户通过应用物联网智慧水肥管理系统,可一键控制千亩麦田的灌溉、施肥。每根两米多高的喷灌立杆,一个小时就可以浇8亩小麦。“利用这项技术,节水50%,节肥30%,还能提高后期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真正做到了降本提效。”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高级农艺师杜立芝说。
3月18日,在茌平区博平镇刘庄村的大田里,一袋袋有机肥被装进植保无人机的洒播箱里,在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下,无人机迅速升空,按照设定航路在田里低空实施自动化精准施肥,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80余亩麦田的施肥作业。“用无人机洒施有机肥,每台每天可以作业一千亩左右,是传统方式的几十倍,而且喷洒均匀。”无人机操作手高明岩说。
今年,我市加快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推动农机装备向智慧、绿色方向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自走式植保机、无人植保机、小麦追肥机等各类农机具13000多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