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田变良田 丰收有底气
■ 文/图 本报记者 任焕珍
本报通讯员 张亚新 金龙冰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连日来,各地抢抓农时,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临清市81万亩高标准农田进入田间管理的关键期,当地借助智慧农田灌溉系统给土壤增墒补墒,助力春耕春管。
3月19日,在金郝庄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张庄联合村党委书记王玉宝趁着天气晴好,利用智能水肥一体喷灌机给种植基地内的1500亩小麦浇灌返青水。与人工灌溉相比,高标准农田内的智能设备轻松完成灌溉和施肥任务,能够节水三分之一左右,预计亩产将增加100斤左右。
王玉宝说,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灌溉渠道更畅通,田间道路更宽敞,大型机械设备可以开进农田了,村民们的种田积极性越来越高。
一亩亩良田成方连片,井、线、路、渠等基础设施完善,一幅良田美景尽收眼底。近年来,当地绘制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通过创建“绿色高质高效”种植示范区,降肥减药,实现增产提效。
金郝庄镇副镇长曹兴林说:“去年以来,我们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经过高标准建设,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实现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但提升了土地利用率,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田变良田后,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老百姓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临清市的高标准农田里,科技的力量正在为丰收助力,让老百姓的日子更有盼头。近年来,临清市积极落实高标准农田创建部署,抢抓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重大机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节粮减损、节水灌溉、绿色生态为抓手,推动粮食增产增效。据了解,临清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1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4亿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