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鸡蛋
■ 李章红
清明节一大早,我煮了一碗鸡蛋,拿起一枚剥去壳儿,望着那洁白如玉的蛋白,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小时候。
老家有清明吃鸡蛋的习俗,小时候每逢清明节,母亲都要煮上一碗鸡蛋,母亲说清明节吃鸡蛋心明眼亮,身体健康。
那时候的鸡蛋都是自家喂养的鸡下的,金贵得很,平日里舍不得吃,要攒着去集市上卖钱,只有谁生病了或过生日了,才能吃上鸡蛋,所以清明节我们得了鸡蛋,都舍不得立刻吃掉,而是先小心地揣进衣兜里。吃饱饭,就跑出去和小伙伴玩,自然大家都带了鸡蛋,于是都掏出自家的鸡蛋比试一番:谁的更大?谁的更白?谁的更圆?谁的更光滑?谁的更俊俏?
有的伙伴看自己的鸡蛋实在占不了上风,就想出了其他点子,不屑地大声对那些沾沾自喜、得意洋洋的同伴喊:“你们那些鸡蛋有什么了不起,都是中看不中用的家伙,我的鸡蛋,别看个头小,却是天下最勇敢、最坚硬的鸡蛋,不信就试试!”于是大家就拿着鸡蛋互相碰撞起来,随着一阵清脆的噼噼啪啪声,很多人的蛋壳儿破碎了,只剩下一个完好无损的,主人就在那里雄赳赳气昂昂地看着大家,俨然是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将军,理所当然地接受同伴无比羡慕和崇拜的眼神。破损了蛋壳儿的,捧着鸡蛋在口鼻间嗅着,似乎真闻到了诱人的香味,情不自禁地说:“反正壳已经破了,干脆就吃了它吧。”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于是三下五除二剥去蛋壳,大口大口地尽享鸡蛋的美味,只剩下那“胜利的蛋”的主人,在那里眼巴巴地看着大家吃,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最后终于忍不住说:“我这个‘英雄蛋’也要牺牲啦。”大家都笑起来。有人说:“你不能就这么轻易吃掉它,你要拿它在头上撞,如果能撞破蛋壳儿你就吃,撞不破就不能吃。”那家伙真就拿着鸡蛋撞头,只听“咚”的一声,“哎呦!”大家再次被逗得朗声欢笑起来。
带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我从碗里拿起两枚鸡蛋,一手一个,左手代表童年的我,右手代表现在的我,我想看看到底是谁厉害,随着“啪”的一声,两个鸡蛋撞在一起,左手的蛋壳碎了。
我把鸡蛋全部剥好放在盘子里,望着那圆润洁白的鸡蛋,忽然我鼻子一酸,眼泪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肆意流淌。说好的这个清明节不想父亲,不想母亲,只想鸡蛋,只想童年的快乐,怎么又流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