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出事业为上 提升履职能力
我市激励干部大胆开拓担当作为
本报讯 (记者 林晨 刘志耀) 4月24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十二项提升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干部担当作为提升行动专场,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丁耀伟介绍聊城市干部担当作为提升行动有关情况。
丁耀伟表示,全市组织部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组织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全面贯彻市委“6293”工作思路,扎实推进“聚力攻坚突破年”建设,聚焦干部选育管用工作,打出了一套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组合拳,形成了“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责”的生动局面。
突出事业为上,以鲜明导向引领担当。我市充分利用干部调研和绩效考核结果,优中选优,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做到用当其时、用其所长。分级分类建立职级晋升台账,解决职级职数闲置等问题,调动各层级干部的积极性。2023年以来,通过开展公务员职级晋升不及时、激励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专项整治,较高职级职数配备率显著提升,其中,乡镇(街道)四级调研员职级配备率提高25.3个百分点,有效激发了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和主动性。
提升履职能力,以精准赋能促进担当。我市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培训计划,实现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轮训全覆盖。建成启用市委党校新校和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等校区,推动县级党校提档升级。实施“六个新聊城”赋能蓄力培训计划,围绕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分期组织2000余名领导干部、业务骨干、优秀企业家,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体悟实训,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开展市县乡互派交流挂职,4批次、352名干部得到了锻炼提升。注重在艰苦复杂环境和关键吃劲岗位锻炼干部,500余名干部在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双招双引等重点工作一线实践历练。
加强管理监督,以严管厚爱激励担当。结合个别访谈、干部调研、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年度考核等工作,我市加强对干部八小时内外、在职和离职、平时和关键时刻的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预警处置。2022年以来,对27名干部开展谈话、函询、诫勉,防止小毛病演变为大问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组织市管干部全面上报“家事家产”,主动接受组织监督。坚持和完善“践行孔繁森精神”专题学习班制度,凡新任职领导干部,都要到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接受教育、锤炼党性、陶冶情操。开展“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推选表彰活动,引导干部学先进、做表率、当先锋。
今年,市委部署开展干部担当作为提升行动,市委组织部将切实承担起牵头职责,抓好统筹协调,强力推进落实,确保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我市深入重点项目建设、急难险重任务一线考察干部,既推动重点工作落实,也释放“组织时刻关注干部”的强烈信号。抓好“躺平”式、“休眠”式干部发现识别和专项治理,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坚持大抓基层,指导县(市、区)拿出一定数量的职级,用于晋升基层一线“老黄牛”式干部,让基层干部有盼头、有奔头、有干头。
强化履职能力锻炼。我市实施“提升履职能力 聚力攻坚突破”培训计划,围绕十二项提升行动,举办乡村振兴、新型工业化、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专题培训班,增强干部担当作为的能力本领。围绕招商引资、发展新质生产力、现代金融等主题,分专题举办“水城论坛”系列讲座,邀请行业领域专家学者授课,帮助广大干部提升站位格局、开拓思路视野。在城市更新、社区管理、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方面,选派优秀年轻业务骨干分批次赴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跟班锻炼。
健全容错关爱机制。我市突出“一把手”和年轻干部群体,完善任前谈话和离职干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细化容错纠错的具体情形、工作流程,加大对不实举报“一案双查”力度,对受到失实举报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对诬告陷害者严肃追责、绝不姑息。深化拓展“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在孔繁森同志诞辰80周年、殉职30周年之际,评选一批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好党员好干部。深入开展关爱干部身心健康专项行动,让各级干部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