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耕迎来“及时雨”
——东阿县金融业全力支持春耕备播
■ 本报记者 尹腾淑
深耕翻旧土,籽粒播丰年。2月的东阿,随处可见热闹的春耕忙碌景象。2月12日清晨,东阿农商银行姜楼支行的“红马甲”金融服务队一如往常,深入田间走访种植大户。
他们来到东阿县姜楼镇司岗村,只见种粮大户赵广居手持遥控器正“指挥”着空中的无人机。“眼下,小麦进入返青季,抓好田间管理非常关键。”赵广居介绍。
赵广居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返乡后一心想在规模种植上搞出点儿名堂。他着手流转了1000多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土地,种植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忙完手里的活儿,赵广居爽朗地说:“今年真是一个好年景,我地里的小麦长得真不孬,这多亏了农商行的‘红马甲’。”原来,2021年入秋后的一场大雨,让他犯了难。
“当时,地里泥泞不堪,收割机进不去,不得不改用人工收割,这样增加了人工成本,再加上购买农资的费用,算来算去得有150万元的资金缺口。”回忆起几个月前的经历,赵广居依旧心有余悸。得知这一情况后,东阿农商银行姜楼支行副行长邢然带领“红马甲”金融服务队开展上门服务,当即进行了现场调查。该行通过无纸化办贷的方式,第一时间为其发放了“鲁担农耕贷”150万元。
有了资金,赵广居及时收割了玉米,顺利渡过难关,恢复了正常的经营运转。“眼看着到了春耕备播时节,有这笔资金支持,我早早地备好了设备、农资物品。”赵广居说。
“三农”生产离不开金融信贷支持。年初以来,东阿县金融机构立足“早”字提前启动金融支持春耕备播工作,通过“一村一座谈”普惠金融宣讲等方式,将一份份充裕的信贷资金精准、及时地送到农民朋友手中,播洒金融“及时雨”,助力春耕“不差钱”。
刘亚飞是东阿县铜城街道南关村村民,多年来一直从事蔬菜种植业。今年年初,他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增建2座高标准蔬菜大棚。春耕即将来临,他还需要购进农资,临时资金周转不开。一筹莫展的他在刷朋友圈时看到东阿农商银行的审贷二维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便点了进去,填写了信息。
“没想到当天他们就上门帮我办理了贷款。”刘亚飞说。在接到刘亚飞的线上贷款申请后,东阿农商银行铜城支行副行长姜蒙蒙随与其取得联系,为其办理了“信e贷”贷款,并成功发放了20万元的信用贷款。
看着大棚外整齐堆放的春耕农资,新建大棚所需的塑料薄膜、钢架等材料也已订购好,刘亚飞开心地说:“接下来,就等着摩拳擦掌大干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