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秦淮

一轮明月悬挂在梧桐树上,为大地披上了一层白色裙纱。孤身泊船于秦淮河上,那皎洁的月光倒映长河之中。此时正值四月,江南的雨也渐渐多了,细密的小雨纷纷扬扬下个不停,不知打落了多少杏花。

酒家的灯火点缀在河畔,不知哪家窗里,传出阵阵笛声,柳枝随那悠扬的笛声起舞,如那醉酒的宾客,举杯狂欢。

抬首,看到眼前的一座孔桥,脑海中忽地浮现出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意境,此时此刻,不正是那样的情景吗?

提起笔,想作诗一首,但最终也未能写出来。此时的意境,没有能与其相符的语言。

停船,上岸,悠然入园林闲游,长亭里,奇花异草,怪岩叠嶂。歌女正吟唱《玉树后庭花》,我听得入迷,遂请人摆上琴,抚琴赏月,纵然高山流水,亦不如花下独酌。一曲奏尽游人去,可我却浑然不觉。碧柳拂动,燕子归来,黄莺一声婉鸣,好似吐出了整个江南烟雨。月夜下的秦淮河,波光潋滟,想必张若虚那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亦如这番佳景吧!

诗兴大发,再一次抬笔,面对江南烟雨,我叹口气,落了笔。翻动书页,低声吟诵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又翻一页,看到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沉默了,身处同一条秦淮河,赏同样风景,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熄了灯,又一次望向天空,月儿仍在那里,没有改变。岁月随着河水东流不返,带走了大好光阴,带走了青春年少。想到那首“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不禁笑了……

(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振兴路校区九年级 冯祖烨 指导教师:马美婷)

教师点评

文章不长,胜在紧凑雅致。由眼前之景触发内心之情,对于诗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笔灵心慧,极富诗意。散文抒情张弛有度,让人意犹未尽。

2024-05-2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1109.html 1 夜游秦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