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昌府区:优化法治环境 护航企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一起涉案金额近4000万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从当事人网上提交立案申请到案件审结用时不到一天,这是最近发生在东昌府区人民法院的故事。
原来,这起金融借款纠纷案起诉至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原告为某银行,被告为某钢构公司。区法院按照“分调裁审”分案流程,把案件分给耿利法官速裁团队进行诉前调解。接到案件当天,耿利对原告方提交的网上立案材料进行了全面审阅,同时电话联系了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进行了全面梳理。耿利认为,钢构公司欠银行4000万元的事实清楚,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问题在于钢构公司正处于公司重组阶段,暂时无资金偿还银行,银行则以其欠款不能跨年度为由要求钢构公司立即偿还借款。
“该案如果能调解结案对当事人双方都有益处,原告方能快速回笼部分资金,被告方能暂时缓解资金压力,公司能正常运转。”耿利说,当时临近春节,出于新冠疫情防控需要,他与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组建了微信群,在微信群内进行隔空面对面调解,同时通过电话进行背对背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钢构公司当天支付给银行1000万元,剩余款项在2个月内全部偿还。至此,4000万元的纠纷,没有花费任何诉讼费用,没有到法院跑一次腿,当天就画上圆满句号。
“案件当天就办理完毕了,我们双方对调解结果都很满意。我们感觉现在立案便利、审理快捷,同时还降低了我们的诉讼成本,东昌府区人民法院为我们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作为当事人之一的聊城某钢构公司部门负责人郭超给东昌府区人民法院点赞。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东昌府区从优化诉讼流程和完善调处机制入手,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东昌府区人民法院不断拓展解纷渠道,最大限度地简化办案流程,对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此外,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实现了立案、送达等事务的全流程网上办案,通过线上开庭、微信调解等多种方式,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以更简便、快捷的司法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