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新时代政德观视域下的孔繁森精神研究

■ 季越 洪亚彬

政德,简而言之,就是从政道德。政德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乎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孔繁森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红色资源。孔繁森精神是历史的,因为它的精神内涵生成于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更是现实的,因为它在新时代深入推进政德建设中依然闪耀着璀璨的时代光芒,它所蕴含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全心奉献的公仆情怀,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道德追求,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建设要求高度契合。

明大德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1979年,中央确定全国支援西藏,孔繁森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报名援藏。1988年,山东省在选派进藏干部时,认为孔繁森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西藏工作的经验,便让他带队。1992年11月,孔繁森援藏期满,面对党和人民的需要、组织的安排,决定继续留在高原。

这三次选择,彰显了孔繁森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和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是孔繁森“明大德”的具体体现。

守公德

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孔繁森常说,不为民解忧,何以言公仆。拉萨市的56所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孔繁森走访过48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孤寡老人和孩子们的心中。1992年,拉萨市墨竹贡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地震废墟上领养了三个藏族孤儿并像慈母一样照顾他们。西藏缺医少药,他就自己花钱买药,背着小药箱为农牧民看病发药,他给老人吸痰,为老人暖脚,只要是群众的难事,他都竭尽全力去解决。

孔繁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解决了大量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难题,展现了大爱无疆的公仆情怀,是“守公德”的体现。

严私德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

孔繁森在生活上极为节俭,工作一忙,就吃开水泡馒头和方便面,穿的许多衣服都打着补丁,衣服破了就自己缝补。孔繁森生病了,为了给地区省钱,不去住医院安排的高干病房,而是住一般的房间。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对自己的亲人也严格约束。儿子孔杰用了莘县县委的稿纸,被他批评后退回;女儿孔玲到罗布林卡参观时想留影,但室内禁止拍照,陪同的人打了他的旗号,他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孔玲,教育她不能搞特殊;女儿孔静结婚他参加不了,却专门打电话要求,不要收礼、不用公车、不在他分管过的行署招待所办婚宴。

孔繁森不仅做到了克己奉公,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而且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是他“严私德”的体现。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孔繁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以孔繁森精神引领党员干部加强政德建设,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党长期执政的坚实根基。

〔作者单位:聊城市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服务中心,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政德观视域下的孔繁森精神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024)〕

2024-06-0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2014.html 1 新时代政德观视域下的孔繁森精神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