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亮产业升级“一束光”
——记山东产研强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新强
■ 本报记者 胡欣
2021年创办山东产研强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斩获聊城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3年获评山东省企业“创新达人”“水城优秀科技工作者”,所创企业拿到行业最高奖项;2024年所创企业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从实验室的“一束光”出发,四年时间里,马新强实现了精彩转身,其创办的强远激光也以过硬的技术和研发能力赢得国内行业的青睐。
“来到聊城,扎根聊城,我们竭尽全力,让更多的激光技术产业化成果落地,推动聊城激光产业快速升级。”马新强说。
让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天将入伏,热浪滚滚。位于高新区的山东产研强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也是“热气升腾”。
调试机器、设定参数、放好材料,一条火光沿垂直方向扫过,一个区别于周边区域的锃亮“正方形”显露出来,锈渍不见了踪迹。这就是强远激光清洗机为精密设备除锈的场景。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大能量固体清洗激光设备垄断,还为激光清洗应用的不同场景自主开发了不同的产品。”马新强说。
强远激光的“市场穿透力”缘自何处?
四年前,马新强还是省城科研院所的一名科研人员,深耕激光先进制造技术方向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多年,带领团队突破大能量、高重频脉冲激光清洗系列关键技术,解决了多个行业难题,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但受限于资金和场地,其产品一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创办一家科创企业迫在眉睫。这时,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向马新强抛出了“橄榄枝”。“聊城产研院、高新区为我们提供了股权投资、办公场所、人才公寓等,为我们开办企业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所以大家拎着包就来到了聊城,创办了强远激光。”马新强回忆说。
2021年6月,马新强以知识产权作价6000万元,引进社会资金2000万元,成立了山东产研强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离开实验室走进车间,他和团队成员加快创新步伐,仅用1年时间就让强远激光获批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2022年,强远激光牵头建设聊城市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聊城市激光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聊城市新型研发机构等多个创新平台。同时,积极参加各类科创活动,荣获第七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创造更多“从0到1”的新突破
一个是传统制造业、一个是新兴高科技产业,两者结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6月7日,“制造业强市科技专家顾问团聊城行”暨汽车零部件先进激光连接技术应用专题论坛上,马新强作激光应用领域专题报告,撮合产业和技术“联姻”。
马新强带领团队持续开展研发,在激光清洗和焊接关键核心器件、工艺方法、智能控制、成套自动化领域拿下了国内外核心自主知识产权50余项。通过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强远激光产品目前已进入国内航天军工、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消费电子等国内多个高端制造业的供应链。
在消费电子领域,强远激光的激光系统采用小型风冷光源,攻克国内消费电子龙头企业某款产品表面处理关键技术,解决了真空环境下材料表面化学钝化膜精密去除难题。
在航天军工等领域,强远激光打破国外大能量固体清洗激光设备垄断,与多家在国内航天产业有影响力的高校院所和企业签订了航天焊接技术等方面的开发合同。目前,强远激光产品应用于北京卫星制造厂、中国商飞、青岛四方、山东泰开集团等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力装备行业龙头企业,指标、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聚“光”成炬,向“新”而行。“聊城有很多激光类型的企业,但应用场景相对单一。我们的团队希望通过努力,将更多的激光技术在聊城实现产业化,推动聊城激光产业快速升级。”马新强和团队的几十位技术人员正扎根聊城,努力点亮那束照亮产业升级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