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扣民之所需 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梁飞 孙丽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其一,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其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应将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提升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核心目标,从人民利益出发,制定和规划改革措施。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其一,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收入分配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直接的方式,积极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蛋糕”不仅要做大,也要切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同时优化就业,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其二,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确保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强化社会保障和服务,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民生底线。其三,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普及范围以及服务质量均衡性,使得公共服务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美好生活体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一,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强化“硬实力”、着眼“软实力”。其二,以共同富裕促进所有人的发展。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中不断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共同富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促进所有人的发展。其三,以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质上是更好地满足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以及覆盖范围,为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提供坚实的保障,让人民享有更加饱满、更为多彩、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总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书写更加灿烂的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篇章。(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