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鲁西幸福来

——我市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回眸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本报通讯员 孔垂亮


“1981年,我市水利部门启动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1983年,临清市唐元供水中心成为全省第一处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受益人口1万人;1999年底,全市共建乡镇供水工程57处、人畜饮水工程349处,3294个行政村的33万人用上自来水,解决了349个行政村32.84万人的饮水困难。”9月24日,谈起40年前的农村饮水,时任市水利局农水站站长的郭延杰感慨地说。

聊城属于平原地区,夏秋旱季经常出现井内无水和水压井出水不足的问题,尤其大旱之年,地下水位下降,群众饮水更加困难。

2000年5月,我市颁布实施了全省第一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规范性文件;截至2015年底,我市陆续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平原水库农村供水工程,实现受益人口459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5%,全市供水保障机制初步形成。

农村饮水是事关聊城数百万群众生存、生活和生产的头等大事。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群众终于用上了方便水,喝上了健康水,彻底摆脱了喝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困扰农民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市水利局也被水利部授予“全国农村饮水解困先进集体”。

为了实现农村自来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市水利部门始终将解决农村饮水问题作为重要任务,攻坚克难,接续奋斗!

“2020年,我市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战任务,形成了规模化、全覆盖的农村公共供水体系,解决了3112个村庄、239万群众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23年,全市农村自来水入户率持续保持99%以上,实现农村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目标。”市水利事业发展和保障中心农村水利科科长张晓峰笑着说,今年,我市重点推动农村饮水“质效双提”,全面推进供水工程智慧化改造,农村供水实现了智能化、智慧化。

农村饮水是我市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聊城水利建设缺乏有效的组织,各家各户靠天吃饭,缺乏排涝抗旱防灾减灾能力,基本年年出现旱灾涝灾,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伤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聊城组织力量进行水利建设,陆续提出了“多打井,下深泉,变旱田为水浇田”“挖掘地下水,利用地上水,拦蓄雨水,根治涝洼”等方法措施,掀起兴修水利的高潮。仅1955年10月至1956年5月,全市共打砖井土井330182眼、井底下泉11437眼,安装水车56234部,兴建小型水库1237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田灌溉难题。

1958年,为确保农业丰产增收,我市开始建设位山灌区,有效缓解了“十年九旱”给聊城农业带来的严重困难,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保障了粮食安全。如今,位山灌区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工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用水需要,同时承担向河北雄安新区、华北地下水超采回补等跨流域调水任务,成为全国第五大灌区、黄河第二大灌区、山东省最大灌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与水相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管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用水、新时代兴水利民!75年来,聊城水利在党的领导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基础薄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科学发展,再到“十三五”时期全市水利工程体系的基本形成,再到“十四五”时期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水利改革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让人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市水利部门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从机制创新、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三个方面聚力攻坚突破,全面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为实现粮食增产稳产,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始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多措并举抓好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管水质效、用水效率、护水能力明显提高,有效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如今,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统筹“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景逐步呈现。

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会忠坚定地说,我市水利部门将锚定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主线,坚定不移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全市水利向基础更牢固、保障更有力、功能更优化的方向迈进,在狠抓落实中谋发展,在聚力攻坚中求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和保障。

2024-09-26 ——我市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回眸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7975.html 1 水润鲁西幸福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