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出台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二十条措施
本报讯 (记者 王军豪) 2月21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关于统筹做好2022年自然资源要素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夯实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基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服务保障水平3个方面,推出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保障、提前预支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积极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深入推进土地服务专员制度等20条举措,确保好项目不缺用地指标、国土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助推省、市重点项目快速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夯实要素保障方面,《通知》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规划引领和管控作用,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合理规划用地空间;深化落实“放管服”要求,优化改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方式,创设“虚拟指标”,提前预下达县(市、区)8000亩新增指标,优先投放到省、市重点和市、县民生工程、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等项目,在进一步扩大县级自主权的同时,实现项目谋划早、用地报批早、落地建设早。
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方面,《通知》创新采取“增存挂钩”和“增违挂钩”奖惩机制,以增量带存量,按照每剩余10亩批而未供扣减1亩新增指标和每剩余1亩闲置土地扣减1亩新增指标的原则,倒逼县(市、区)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积极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最大限度争取新增用地计划奖励,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拓展用地空间。
在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方面,《通知》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制度,允许省、市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容缺受理,实施数字赋能攻坚突破,全面推进土地服务专员制度等多种举措,进一步优化服务方式,为重点项目提供强有力的用地保障,打造“情满自然”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