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困境儿童照亮前行路

——柿子园镇爱心教师八年送教上门

■ 本报记者 苑莘

“虽然老师们会辛苦一些,但是想到能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大家都挺有成就感。”3月2日,莘县柿子园镇联校干部寇桂荣说。寇桂荣口中的“老师们”,任教于该镇中心小学。刚刚过去的寒假,这些老师为辖区内的困境儿童送教上门,送去了“温暖”。

只有无微不至地浇灌与培育,苗儿才会茁壮成长。送教上门工作,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已经坚持了八年。无论寒暑,从学校到贫困儿童家的路上,常常能见到她们的身影,她们用汗水与艰辛换来了困境儿童的笑容。

孙贵娟就是爱心教师中的一员,执教于镇中心小学中心校区。残疾儿童王小明(化名)到了入学年龄后,因身体原因无法入校,送教上门的工作便交给了她。“当发现有孩子不能上学时,联校就会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挑选送教上门的教师。”寇桂荣介绍。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孙贵娟发现小明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小明学习知识很努力,他梦想着能够考上大学。看到小明渴望的眼神,孙贵娟为他调整教学计划,并制定一系列课程。孙贵娟不仅教小明识字、算术,还教他绘画、手工制作等,为他制定了一套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运动康复操。

通过孙贵娟耐心细致地教导,小明学会了很多知识,学到了很多实用技能。他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就是绘画,用手中的画笔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身体无法做到的事情就用画笔来实现。在老师的陪伴下,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小明曾说,每周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见到孙老师,“老师不仅教知识,教画画,带我做手工,还鼓励我乐观坚强面对生活。”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小明的家中,不时传出孙贵娟爽朗的笑声。这笑声为小明送去了温暖和信心,也为小明点亮希望的灯塔,指引着他人生的方向。

“我们镇的教师以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更多困难家庭的孩子接受到了良好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该镇干部郭建鹏表示,“送教上门是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们就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让一个孩子因困难而失学!”据了解,该镇将拓展教育扶贫方式方法,努力让更多困境中的孩子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2022-03-09 ——柿子园镇爱心教师八年送教上门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176.html 1 为困境儿童照亮前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