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灯

■ 熊聆邑

书房一角,那盏台灯已默默陪伴我十多个春秋。灯罩微微泛黄,底座上的烤漆剥落了几处,底下黯淡的金属若隐若现。犹记初购之时,它浑身锃亮,银色灯柱笔挺,宛如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满是朝气。

那时我刚踏入职场,租住在城郊的一间小屋里。这台灯是我用第一个月工资买下的,虽价格不高,却是我独立生活的首个见证。每个夜晚,我都在它散发的光晕下读书写字,灯影摇曳间,满是年轻炽热的梦想。

后来历经几次搬家,好多物品都被舍弃,唯有这盏台灯始终如一地跟着我。它见证了我从单身走向成家,从租房过渡到买房,从青涩稚嫩变得成熟稳重。灯柱上有道浅浅的凹痕,那是当年搬家时不慎磕碰留下的。当时心疼得不行,可如今再看,反倒觉得这道伤痕为它增添了别样韵味,恰似老人脸上的皱纹,藏着数不清、道不尽的故事。

灯罩上的黄渍是去年才被我留意到的。起初想着换个新灯罩,可转瞬又想,这抹淡黄何尝不是时光慷慨的馈赠?恰似老照片泛黄的边角,总能勾起人们对某个遥远下午的回忆。如今它依旧每日为我照亮,只是光线比从前柔和了许多,好似老友饱含关切的目光,温暖且包容。

前几日收拾书房时,我又仔仔细细地擦拭了它一遍。抹布轻轻拂过灯柱,刹那间,我竟产生一种抚摸老树年轮的错觉。十余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它陪我度过了无数个静谧夜晚,见证了我的喜怒哀乐,完整记录下我的成长轨迹。

灯罩上的黄渍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像一片片在秋风中飘落的秋叶。这让我不禁想起去年深秋,同样是在这样的光线下,我翻出了儿时的相册。照片里的许多老物件大多已消失不见,唯有这盏台灯,依旧在我的生活里默默坚守。它不再崭新如初,却多了一份岁月沉淀的厚重感。

有时我不禁思索,如果台灯能够开口说话,它会向我倾诉些什么呢?是那些在深夜里奋笔疾书的专注时刻,还是那些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夜晚?是那些文思泉涌、灵光乍现的瞬间,还是那些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的时光?它一定记得我伏案写作时的每一个姿势,记得我因思考而眉头紧锁的每一道皱纹,也记得我收获成果时嘴角扬起的每一个微笑。

窗外的梧桐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台灯的光晕在书桌上投下一圈暖融融的光影。我轻轻摩挲着灯座上的划痕,恍然间明白,有些东西之所以无比珍贵,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价值,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满满回忆。

夜深了,我关掉台灯,却不舍得离开书房。月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进来,为老台灯镀上一层银边。它静静地立在那里,既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守夜人,又似一位知心的老朋友,默默等待着下一个黎明的如期而至。

2025-02-2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5393.html 1 老台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