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持就业创业、提高医保待遇、呵护“一老一小”,聊城市——
以实际行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本报讯 (记者 林晨) 3月13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聊城 新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去年以来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成效。
去年以来,我市突出服务发展,强化民生保障,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围绕促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医疗保障水平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坚实支撑。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等重点工作,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强化创业资金扶持,全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7亿元,惠及创业主体4600余户,带动就业2万余人;依托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累计孵化企业近500家,带动就业2.5万人。在就业服务方面,深入实施“青年兴聊”工程,全年引进青年人才2.7万人;落实兜底帮扶“稳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04万人、困难人员就业3748人;创建“鲁西嫁接工”等劳务品牌16个、劳务合作社80家,带动农民工就业4.82万人;贯穿全年开展“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专项招聘活动181场,提供岗位15.6万个。在社会保险领域,开展“全民参保·福暖万家”活动,截至2024年底,全市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2.3万人、75.53万人、53.28万人,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升。
市医保局加快构建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大病保险为补充,社会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市民医疗保障待遇。2024年,职工普通门诊统筹在一级、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标准为200元、400元、600元;报销比例相比去年提高10%,分别为80%、70%、60%,退休职工在此基础上增加5%;年度支付限额由2000元提高到在职职工4500元、退休职工5500元。稳步提高职工住院报销比例,最高报销比例达到95%。同时,对9类困难群众实行分类资助,2024年为11.25万人落实参保补贴待遇2798万元,全市享受医疗救助待遇42.14万人次,资助金额11313万元。
我市不断推进“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在养老方面,民政系统构建起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市备案养老机构111处,护理型床位占比77.2%;建成幸福食堂439 处,服务人次达499万;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969户。在儿童保障方面,提高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用心用情用力守护特殊儿童群体健康成长。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保障孤困儿童4140人,其中机构养育孤儿87人、其他孤困儿童4053人;2024年全年累计发放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8857.4万元。同时,开展关爱保护活动,实施助医助学项目,为孤困儿童提供医疗康复救助、健康体检、重疾险和意外险购买以及助学金发放等服务。
我市作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始终按照“方便可及、普惠优先、质量保证”的原则,以“保基本、兜底线、促普惠”为目标,持续健全托育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托育服务机构496家,提供托位3.12万个,千人口托位数达5.33个,居全省前列。未来,我市将实施普惠提质、数字赋能、人才强基、医育融合四大工程,完善公办托育服务网络,打造智慧托育管理模式,培育专业托育服务队伍,构建品质托育保障体系,全方位助力婴幼儿早期发展,实现“幼有所托、托有善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