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水聊城”上线试运行

接入DeepSeek大模型,打造全域感知城市水网

本报讯 (记者 姬翔 通讯员 赫鹏) 3月12日,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智水聊城”平台于近日上线试运行,标志着我市水利管理迈入数字化、精细化新阶段。

该平台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构建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水工程监管、水政务协同、水公共服务六项业务应用,搭建“1236”数字孪生水利总体架构。

“智水聊城”平台构建起覆盖市、区县水利部门及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水利信息“一张网”,接入雨量站275处、水情站297处、地下水位站72处、墒情站92处、城市管网测站222处,整合接入“雪亮工程”、市政及涉水视频监控4.3万余路,实现全市重点流域、关键节点数据全覆盖,形成了全域水情“一张图”。

“智水聊城”整合现有系统平台、水利用户,构建用户统一、门户统一的一体化应用服务平台,形成以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水工程监管、水政务协同、水公共服务为核心的一级业务应用服务模块。用户可根据主管或分管业务的不同,实现业务要素看板、水利业务图层的自定义切换,通过集成和可视化关键数据实现水利全要素的一屏统揽。助力管理部门“一舱调度、全程闭环”,水利管理迈入“全景可视、精准决策”的新阶段。

通过平台,聊城市构建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贯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四大阶段,打造“一码溯源、智能管控、全程闭环”的数字化管理体系。通过统一编码标识,实现工程信息的全程追踪与动态管理;依托智能分析技术,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与预警;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优化资源配置与决策支持,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与精细化水平。聊城市水利基建管理迈入全要素、全链条、全流程的数字化新时代,为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建设与长效运维提供了坚实支撑。

聊城市强化数字赋能、筑牢安全底线,实现区域、流域、工程防洪的三级联动。整合水文、气象、资规、城管、环保等部门涉水数据,搭建水旱灾害防御数据底板。实现水文概况、工程概况、防御保障、实时雨情、实时水情、实时水量、值班值守、监测预警、预案编制等内容随查随用,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支撑常态下水旱灾害防御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满足可以在防台、强降雨等应急场景时,为决策调度提供可靠的支撑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智水聊城”平台引入DeepSeek大模型,充分发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能力,对云数据中台海量水利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多维度分析。结合聊城水利行业的实际需求,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大模型,为全面提升防洪智能调度、水资源智慧调配、水利工程高效监管及水利办公智能化水平提供支持。

2025-03-14 接入DeepSeek大模型,打造全域感知城市水网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6292.html 1 “智水聊城”上线试运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