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细看高唐县鱼邱湖街道“家庭教育赋能计划”
■ 李丽 吕述平
“真是受益很多,从孩子第一次去不好意思,到后来的每次积极发言,再后来开始试着先读一段,到今天回来说下次要读两段,真的是进步很大。”3月16日,带孩子参加过“家校社读书会”的高唐县鱼邱湖街道时风社区居民王女士高兴地说。
高唐县鱼邱湖街道联合社区、学校,已于今年初在辖区启动“家庭教育赋能计划”,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课堂”。3月7日时风社区举办的“家校社读书会”就是“家庭教育赋能计划”的一堂课。
家庭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矛盾风险的“隐秘源头”,部分家庭因教育理念偏差、沟通方式不当,易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造成婚姻、家庭关系紧张。为从源头化解家庭矛盾,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鱼邱湖街道平安法治办的“家庭教育赋能计划”应运而生,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将育儿知识、文化滋养、法治教育、心理疏导融入家庭日常,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化与精准化的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父母”“解决孩子手机依赖的几个策略”“如何实现有效陪伴”“构建良好亲子关系,做个‘好大人’”,在街道干部的引导下,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出题,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程开在了群众心坎上。“每周固定一天,于晚6:30—8:00,在街道所辖社区或小区物业轮流开讲。”“家庭教育赋能计划”的负责人王淑红说,“课程内容贴近群众,且饶有趣味。讲课的老师都是家庭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家,经验丰富。课堂上,老师会先进行一个小时的经验分享,然后与参与的家长和孩子互动,家长可以谈教养困惑,大家互动交流、讨论。每堂课都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
王淑红介绍,“家庭教育赋能计划”启动以来,已在时风社区、双海湖社区、南华苑小区先期举办了9期,200多人次受益,所有参与家长、孩子,均有很大收获。笔者在社区微信群里看到,课后大家都在社区群里踊跃分享:“很高兴能一直坚持来听。都说做一件事很容易,坚持却很难,但是当你真正坚持下来的时候,会感觉很酷。每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悟,老师们用心准备的课件中有满满的干货。陪伴孩子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这件事成为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桥梁,何乐而不为呢?”“老师教我们如何有效高质量陪伴,融洽亲子关系,用‘非暴力沟通、积极暂停’化解矛盾,通过‘倾听—共情—引导’沟通三步法,现在和孩子的关系缓和多了,以前和儿子一说话就吵架,现在孩子竟然主动和我聊心事了!”……
据了解,目前,经过社区的宣传和群众的口口相传,每周前来听课的群众已从最初的20多人增长到50多人,其中多数是家长带着孩子(三年级以上)来听。鱼邱湖街道计划至今年底,开展500场次家庭教育讲座,让千余户家庭受益。王淑红表示,街道未来将持续以家庭教育为抓手,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从“事后调解”转向“源头疏解”,让矛盾纠纷化解于未发之时,真正实现“矛盾预防在早、风险化解在小”。
赋能家庭教育 “育”见美好未来
■ 李丽
高唐县鱼邱湖街道正在推行的“家庭教育赋能计划”是基层治理领域的一次积极尝试,它直击社会矛盾问题的核心——家庭。通过设立“家门口的课堂”,旨在为家庭教育注入新动力,使家长的教育方法能够与时代同步,为培育优秀的下一代奠定坚实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古训在“家庭教育赋能计划”的实施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该计划之所以能够初见成效,得益于街道、社区、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从前期的策划到实际执行,从场地的精心选择到群众的广泛召集,从活动内容的周密设置到授课嘉宾的邀请,从活动前的宣传发动到活动后的记录与分享……每一场活动都涉及众多环节。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对细节的精准把控,赢得了群众的好评,实现了预期效果。如何进一步扩大“家庭教育赋能计划”的影响力,打造高唐基层治理品牌,则需多方合力,齐抓共管。
家庭和睦的“家事”就是基层治理的“大事”。但愿鱼邱湖街道通过“家庭教育赋能计划”带动家长们学以致用,努力把家庭建设好、经营好,把孩子引导好、教育好,为国育才、为家庭孕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