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我市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一线观察

■ 本报记者 李兆宪

本报通讯员 王晓琳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2024年,我市坚持在“绿”上攻坚,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单位32家,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9%,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7.4%,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除赤泥外)超过97%,国家能源聊城发电有限公司、聊城市华荣漆业有限公司入选全省首批“无废工厂”名单……一项项荣誉指标勾勒出聊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绿色坐标系。

传统产业“向绿跃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3月24日,走进位于阳谷经济开发区的山东金蔡伦集团生产车间,随着机器的高速运转,一张张洁净的白纸有序生产出来,工人们把纸码放整齐,等待装车发往全国各地。这些纸张相较于普通A4纸,重量要轻30%以上。

从草浆造纸到全木浆绿色生态产品,从原始落后的蒸球工艺到全自动化生产线……经过30余年的发展,金蔡伦集团已成为集文化、能源、建材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是国内唯一的轻型印刷纸专业生产企业,以及轻型印刷纸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造纸业,曾经是公认的高污染产业,如何才能实现绿色转型?“早在2022年,我们就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纸机传动系统的升级改造,生产效率提升了20%,能耗降低了10%。”山东金蔡伦集团副总经理赵学昌介绍,该集团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生产过程、产业链供应链、智能管理决策等关键业务场景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应用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降本提质、绿色安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产品成功入选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绿色原辅材料产品目录》。金蔡伦集团是阳谷经济开发区绿色发展的缩影。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今年1月,阳谷经济开发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实现新突破。

“一张白纸”的华丽转型,折射出我市以工业“含绿量”提升产业“含金量”的可喜成效。近年来,我市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先后出台《聊城市“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聊城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快传统产业智转数改步伐,统筹推进煤化工、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改造提升,布局建设轴承产业功能区、精品钢管产业园等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积极探索“绿色诊断+改造提升+示范创建”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模式,推动全市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制造业节能降碳水平不断提升。

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市工业经济绿色化程度显著提升,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3月22日,在山东一诺生物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一场“吃干榨净”的循环革命持续上演。自主研发的焚烧系统每年将5000余吨固废转化为生产蒸汽,构建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体系。这种变废为宝的智慧,既化解了固废处置压力,又实现年节省标煤超千吨,形成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良性共振。2024年,企业消化20万吨玉米芯资源,相当于让36.6万吨二氧化碳“消失”于无形,带动农民增收超1亿元。

近年来,山东一诺生物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点草成金”的绿色之路,通过将田间地头的农业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生物基材料,不仅破解了秸秆焚烧污染难题,更让“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今年1月,山东一诺生物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为生物质材料行业树立起绿色转型标杆。

绿色发展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今年以来,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双碳”目标锚定绿色发展时代航向,以数字经济引领绿色发展转型路径,以能源转型激发绿色发展不竭动力,加快推进“453X”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工业经济呈现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新兴产业加速布局、重点行业特色鲜明的发展态势。

“我们将不断深化绿色制造梯度培育体系建设,稳妥有序推进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分行业分领域推广先进节能降碳技术装备,大力推动工业能源资源效率提升,促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持续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向绿而行,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绿色发展推进科负责人陈志华表示。

2025-03-26 ——我市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一线观察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6991.html 1 用工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enpproperty-->